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在寺院的日子(四)

(2016-09-22 12:04:17)
标签:

佛教

佛学

经历

寺院

分类: 我在寺院的日子
东天目山昭明寺,始建于南北朝,为昭明太子修禅所创建,时称“昭明院”,帝赐额“昭明禅寺”,后人称“昭明寺”。

一进入上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王殿,这是所有中国寺院的特色。天王殿里供奉的是弥勒菩萨,肚子又大又圆,成天笑哈哈。有副关于他的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称他为弥勒佛也没错,根据经典记载,弥勒将是贤劫(注1)的第五尊佛,将来会跟释迦牟尼一样,在世间示现成佛,教化众生。

除天王殿外,还有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韦陀亭、念佛堂、往生堂,以及接待四方来客的西客房、四合院等。

http://s11/mw690/006yZVCOzy752ILuYgG7a&690
前来参学的,基本都住大寮。常住三个月后,可以申请小寮,小寮多为八人间上下铺。条件虽然简陋,但人依旧络绎不绝。

白云窝和分经台也住了一些同修,从上院到白云窝需要半个小时,那里是女众打佛七(注2)的地方,白云窝主要建筑有韦驮殿、志公学苑、祖师墓等。

这里也有寮房和斋堂。白云窝斋堂是自助式,饭菜口感更加清淡。有段时间在那干活,我天天吃自助。

从天王殿出来,顺着石阶向上走,然后就会看到韦陀亭,里面供奉的是韦陀菩萨。按佛教说法,韦驮是贤劫千佛当中最后一尊佛,他发愿护持佛法,显现的是将军形象,身穿甲胄,雄壮威武,这在佛教里比较少见。东天目山昭明寺就是韦陀菩萨道场,民国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每年都会在韦陀菩萨圣诞那天,去东天目山唱京戏供养韦驮菩萨。

http://s14/mw690/006yZVCOzy752IXYqsJad&690
(韦陀亭)

梅兰芳还曾给寺里捐献过一台美国进口的柴油发电机,使昭明寺成为临安首先用上电的地方。隔了一年,郁达夫来东天目山游览,见寺内有电灯,也很惊喜,就把这事写进了文章。为了纪念梅兰芳这位大施主,还将其中一座桥命名为“梅公桥”。

http://s6/mw690/006yZVCOzy752JfEZoxf5&690
(梅公桥)

“志公学苑”说的是宝志公禅师,他是梁武帝的国师,与达摩、傅大士共称为梁代三大士。昭明寺就是当年他开山所建,历史悠久,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了。

但由于近代战乱,曾一度荒废过许久,直至九六年齐素萍居士上山,发愿要重修昭明寺,恢复道场。她凭着一己之力发动各方善者募捐,历经九年,昭明寺才初现端倪。

佛祖似乎也感应到了这位居士的善愿和信念,于是乎佛光普照,据说很多得了重病的,业障缠身的,来这里之后都达成了自己的愿望。随着人们口口相传,来这里接受佛光普度的人越来越多,香火也是一年比一年旺盛。有一块石匾,就记录了当年齐居士恢复昭明寺的经历和临安市政府的支持情况。

http://s16/mw690/006yZVCOzy752JjtZoz8f&690
分经台还在白云窝上面。当年昭明太子为方便母亲读《金刚经》,将其分为三十二品,“分经台”得名于此,现在是男众打佛七的地方。我没有打过佛七,不过后来干活时,经常路过分经台,那儿负责的是一对夫妻同修,他们人很好,留我们吃过几次饭。

在上院与白云窝之间,还有一处区域,就是洗眼池。当年昭明太子分经完毕之后,眼睛即瞎。后到洗眼池,捧池中清水洗眼,又恢复了视力。就是现在,每天也有许多人去洗眼池取水。据说只要心诚,就会很灵。

几个月后,洗眼池那边的小寮都已建好,我跟其他一些常住同修,也都搬到了那里,直到下山。

接着说弥陀村。

弥陀村原先只一间院一栋楼,后来参学的越来越多,便沿山间又搭起数栋小楼。村里住着一些年长的老修行,成立十多年来,据说已有七十多位临终无病苦,自在往生的念佛人。

净土宗的修行方法是持名念佛,主要根据《佛说阿弥陀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台湾慧律法师在《临终备览》里说:“众生于死亡罕有正确认识,致心生恐惧。所谓‘蝼蚁尚且贪生’,‘生存’乃生物之本能欲望,生活中固诸多不遂或生命中时值苦难,众生仍欲求生而不欲求死。”

佛教认为,生命是由肉身及灵魂(神识)构成,物质肉身会随因缘而变化,经历生老病死,而精神性之灵魂(神识)则是由原有生命形态,转化为另一生命形态,并未死亡。六道轮回(注3),正源于此。修行的目的,就是摆脱轮回。

http://s15/mw690/006yZVCOzy752JxH5rUee&690
(弥陀村)
 
寺院的生活很规律,除每月初一、初八、十五、二十三,有三时系念法会外,每天都上早晚课,白天出坡。百丈禅师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那天我在天王殿门前,见有批善书要送到五里亭,便主动承担下来。旁边几位同修见后,也一起加入。

背了一会儿,停下歇歇,就地喝几口泉水,顺便闲聊几句。得知他们是从上海过来的,在之后的大半年里,我经常见到他们。次数多了,渐渐也就熟悉了,比较有缘的是小草师兄和陆师兄,都非常虔诚。

在去五里亭的途中,还认识了沃师兄。他给寺里捐了不少设备,还发心做一个月义工。

次日清早,沃师兄正在韦陀亭前召集人员,一起去大仙峰,那是东天目山最高峰。攀登高峰,我向来积极,于是立即报名。据说在大仙峰,有五百罗汉修行。

不过要想上去,得获得当家师准许。听好几位同修说,之前有人私自去大仙峰,然后不知所踪,大家找了他三天,被发现时已经神志不清,只好将他遣送下山。

我们共召集到九人,当然已得到师父同意,师父还叫我们多带些人,以确保安全。

我们中谁也没去过大仙峰,还以为能赶回来吃饭,只有沃师兄带了一袋饼干,其他人都没带干粮,好在沿途有泉水可以饮用。

去往大仙峰,有好几条路,但给我们指路的同修,只知道最险峻的那条。九人之中,还有两位老菩萨,腿脚并不灵光。我们总共走了四个小时,才终于到达顶峰。沿途风景奇哉美哉,生平从所未见。

http://s15/mw690/006yZVCOzy752JBsQ9Mfe&690
(图中人物为沃师兄)
 
登至峰顶,放眼四望,群峰连绵,云雾缭绕。尘世一切皆如浮云化去,一团祥和之气充斥心中。

如此胜境,让人恍然觉得,城市喧嚣,污秽不堪,红尘扰扰,不值一提。
 
这时大家都饿了,沃师兄开始分发饼干,虽然每人只分得两块,但都吃得很开心。

真是难得的缘分,大家来五湖四海,互不相识,但此时此刻,却在仙境般的大仙峰顶,愉快地交流人生。

http://s4/mw690/006yZVCOzy752JKIaNZ23&690
返回的时候,相对容易一些,但有些地方比较陡峭,很容易滑倒。

下午一点左右,我们回到上院,这时午饭时间已过,我们便到下面小卖部,一人点了一碗素面。有位老菩萨特别积极,抢先把账结了,让我们挺不好意思。

有几位体力不支,便回去休息了。但也有人提议,再去东西瀑看看,听说那边景色也不错。我的腿脚几无知觉,但考虑到距离并不太远,于是跟他们一起去了,我不愿错过任何有趣的机会。

那天真累坏了,躺床之后几乎不能动弹,但我的心是喜悦的。后来无意中得知,那天是达摩祖师(注4)的圣诞日。

注1:劫,是佛教的时间观念。依据佛经所云,此劫有千佛出世,即多贤圣,故称“贤劫”。释迦牟尼佛是贤劫出世的第四尊佛,住世仅八十年,入灭之后,再经八百八十万年,贤劫的第五尊佛弥勒才会出现于世。

注2:“打七”是佛教修行方式之一。“七”指时间,以“七天”为一周期。在禅宗和净土宗盛行以后,“打七”逐渐流行。禅宗讲究专心参究,而净土宗倡导持名念佛,都提倡在一段集中的时间内,专心参究或持名念佛,克期取证。禅宗叫“打禅七”,净土宗称“打佛七”。此外还有“观音七”、“地藏七”。

注3:六道轮回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世界观。后来释迦牟尼出世,随顺此世界观用以度化世人断诸烦恼永离生死。六道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三善道为天道、人道、阿修罗道;三恶道为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注4:达摩,于南朝梁武帝时期航海到广州,在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卓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