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中语文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2017-03-05 08:44:43)

高中语文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延川县永坪高级中学  贺娜

孔子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由此看来,培养高中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是高中语文教育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在素质教育观下,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就包括诗歌鉴赏能力。所以,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古诗词教学,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奠定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的现状

由于诗歌离我们学生的生活较远,语言又精炼,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致使许多同学没有了学习古诗歌的兴趣,在实际运用时也就困难重重。每当考试时,学生最头疼的题目便是古诗词了,而收获与付出总是成正比的,所以每次考试,学生的古诗词得分甚少,让学生望而生畏。但古典诗歌的地位及他的精髓又不容我们忽视。

在现在社会浮躁的社会风气中,学生本就很难感受到古典诗歌中渗透的人文精神。再加之考试压力,学生缺少对古典诗歌学习的兴趣,不能系统的对古典诗歌从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鉴赏,难以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针对这种情况,特对古典诗歌鉴赏及解题技巧进行研究探讨。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我国自古便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我们一直沐浴在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之中。而中华传统经典古诗歌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蕴涵着高尚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慧美,更积淀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诗歌可以说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对于学生在陶冶性灵,净化情感,磨砺节操,启迪思维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由此看来,培养高中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是高中语文教育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在素质教育观下,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就包括诗歌鉴赏能力。

三、课题理论依据

1、要熟知并掌握诗歌主要特征。教学应让学生掌握一些文学体裁知识。

2、要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简况。

3、要扎实地学习古今汉语知识,广泛深入地体验生活,使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加强语文实践”(新大纲),来完善自己的认知心理结构。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点拨指导,实现教学相长。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根据我校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现状,努力探索《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的改进,提高课堂效率,积极进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策略研究,针对性更强,这对我校乃至大学区的古代诗文教学一定有极大促进作用。因此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为:

11.让学生了解鉴赏古典诗歌的常见内容与角度,并积累这些内容所包含的具体知识点。诗词鉴赏属于文学评论,因此要具备一定的诗评知识,懂得一些诗歌评价的术语。

2、让学生了解古典诗歌鉴赏的常见题型和解题技巧。

3、师生探讨鉴赏古典诗歌的思维过程,教师据其编写鉴赏古典诗歌的具体导学案,引导学生了解鉴赏古典诗歌的思维过程。

4、学生仿照教师的导学案分组自主赏析古典诗歌,独立完成诗歌鉴赏题。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方法

    1、理论学习法:搜集、查阅和学习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学习、挖掘、分析相关的理论书籍。

2、问卷调查法,与经验总结法。注意收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通对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取相应的方法措施,撰写论文、教学反思等形式,及时总结,定期交流。

3、案例研究法:在课题研究中,对个性化教学策略的案例进行汇集、分析、研究和概括,使零碎的资料信息变得系统,以利于进一步地研究。

4、行动研究法:教师与学生要将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师生参与研究和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统一起来。

具体做法:

1、经典诵读进课堂。组织学生课前两分钟的读,经典诵读与各朗诵学科教学相结合,灵活安排,充分利用有效空间。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搭建平台,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古诗文,使古诗文诵读活动能够起到丰富学生的课内外学习生活。
     2
、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1)开展我最喜欢的诗词感悟交流; 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小型而多样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诵读积极性。

2)组织“中华经典诵读会”。

3)师生同诵读。

4)组织学生观看《中国诗词大会》。

5)制作手抄报。

6)名句的品读比赛。

3、利用黑板报等形式使学生随处可欣赏到诗文佳作佳句;建立图书角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结合我校课改实施的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改变教学策略,培养和增强高中学生古代诗文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古诗文的鉴赏评价能力。课题组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

第一阶段(20164-6月)准备阶段,调研、论证、确定课题,申报课题,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开始课题研究。在调查、分析高2017届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和古代诗文诵读、背诵、阅读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研究方案,设计调查问卷,开始整合教材,提高课堂效率,为课题研究提供有效案例。

第二阶段(20167-201612月)实施研究阶段,分解子课题,分组实验,确定实验样本,调查分析,阶段推进,有计划,有目标,形成过程性资料和阶段性成果,有初步结论,为结题做准备。进行班级对比研究,确定男生和女生的抽样样本,运用新的教学模式,用好导学案及学习小组、课堂调控及评价等教学工具,设计教学方案,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解决课时少与容量大、难度大的矛盾,真正提高学生古诗文鉴赏能力,课题研究有初步结论。

第三阶段(20171-20173月)总结阶段,整理资料,分析研究数据,得出结论,形成最终成果,撰写结题报告,提出结题申请,验收、评估、结题。进行个案追踪,再次调查问卷,继续提高课堂效率,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结合高考语文考纲,进行选修必修化研究,巩固并扩大课题研究成果,使课题研究中实施的教学策略能推而广之,促进我校及大学区古诗文教学质量迅速提高

七、课题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课题研究,从课题的确定,到计划,再到实施,在一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因为课题的指引,自己不断与其他老师不断交流,改进了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自己的创新意识增强了,驾驭课堂本领也娴熟了很多。

2、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古诗词的学习,收获良多,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中国古诗词的魅力

3、在课题研究活动中,许多学生的积极性超过了我的想象,让我感受到书本对心灵的滋养。

4、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并了解学生古诗词学习现状。

    5、完成《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6、教学案例

7、撰写论文与研究心得

八、存在问题及改进

(一)存在问题

1、我所代学生的文言功底普遍较弱,古诗词积累不够,对古诗词缺乏基本的感觉和体会,语文综合素养不高。

2、平时课堂上所谓的古诗词鉴赏基本靠教师,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地位,师生的双边课堂活动实际上很难真正开展起来。

3、调查问卷可能还有些粗略,不太细腻,致使某些地方的问题没有考虑进去。

4、教学案例的来源还不够广泛,课本上的教学案例用得多,课外案例太少了,涵盖面不够广,所以,研究出的方法仍缺乏典型性和代表性。

5、与指导老师的联系还不到位,论文内容许多地方感觉理论架构还不高,与这次探究活动相关的成果整理还没有完全展开。

6、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依然不是很浓厚,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解决思路:

1、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除了教给学生一些如何记诵的方法外,更主要的是引导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欣赏古诗词的魅力,进而发挥古典诗歌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作用。

2、教师合理的安排早读课,优化课堂内的教学,因为学生课业负担重,课余时间来学习古诗词的时间太少,所以要抓住有效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古诗词。

3、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去发现古诗词的魅力所在,让学生在反复吟咏、欣赏、感悟中与诗人、词人展开心灵的对话,与诗、词人进行情感的碰撞与交流,进而增强学生的人文沉淀。

4、要不断温故知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再搜集精彩案例,不断完善和提高指导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科学方法。

5、力争多渠道和其他老师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就课题内容进行再修改,使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教学的实施者,我们在教学中要因诗而异。我们的教育应从多方面、多角度,以多种方式去发现学生、培养学生。让我们的学生快乐学习古诗、爱学古诗、学好古诗、学得轻松有趣、学得灵活、学得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