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中语文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策略课题研究方案

(2016-09-27 15:44:10)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名称:高中语文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策略研究

二、课题负责人:

三、工作单位:延川县永坪高级中学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课题的选题背景:

    中国自古便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我们一直沐浴在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之中。而中华传统经典古诗歌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蕴涵着高尚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慧美,更积淀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诗歌可以说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对于学生在陶冶性灵,净化情感,磨砺节操,启迪思维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由此看来,培养高中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是高中语文教育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在素质教育观下,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就包括诗歌鉴赏能力。

(3)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

     本课题以新课程理念为支持,以强化素质教育为核心,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古诗词,拓宽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开发语言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文化和道德修养。农村中古诗词文化的熏陶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五、研究目标

    古诗词是承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以最精炼、简洁的方式内蕴着我国古代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学生在鉴赏作品过程中可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本课题主要针对高中生自主学习在古诗词赏析方法及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旨在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六、研究内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点拨指导,实现教学相长。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根据我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现状,努力探索《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的改进,提高课堂效率,积极进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策略研究,针对性更强,这对我校乃至大学区的古代诗文教学一定有极大促进作用。因此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为:

     1让学生了解鉴赏古典诗歌的常见内容与角度,并积累这些内容所包含的具体知识点。诗词鉴赏属于文学评论,因此要具备一定的诗评知识,懂得一些诗歌评价的术语

鉴赏诗歌的形象。诗人通过形象来创作诗歌,我们要通过形象来解读诗歌,掌握鉴赏形象的方法,这是鉴赏诗歌的关键一步。诗歌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指诗歌中描写的景或物。借助它们可以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也可以分析诗歌意境,还可以体会诗中的哲理。可以说,诗歌的形象就是鉴赏诗歌的切入点。

鉴赏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语言是构建诗歌的基本要素,凝练、形象、抒情乐感强是其特点,了解诗歌语言的变异性,理解诗歌语言的含义,进而抓住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可以再现诗歌的形象和意境。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古典诗歌很重视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指诗人在借助语言文字,塑造艺术形象时灵活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诗歌鉴赏中主要应该掌握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抒情方式。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作品的灵魂,题材的统帅,诗人描写的是人、事、物或景,都注入他喜怒哀乐的情感,注入了他的思想主张,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般不是平白直露,而是隐晦曲折的,所以需要学生从思想感情、主旨、意境等方面去把握。

2让学生了解古典诗歌鉴赏的常见题型和解题技巧。

3师生探讨鉴赏古典诗歌的思维过程,教师据其编写鉴赏古典诗歌的具体导学案,引导学生了解鉴赏古典诗歌的思维过程。

4学生仿照教师的导学案分组自主赏析古典诗歌,独立完成诗歌鉴赏题。

、研究对象

 1)班、高一2)班全体学生

八、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查阅资料,学习课改的理论和别人的经验应用于指导自己的课题实验。

2经验总结法:通过总结,全面深入、系统地提高经验实质, 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找到可以运用和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

3行动研究法:教师与学生要将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师生参与研究和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统一起来

九、研究步骤及时间划分

本课题研究力求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结合我校课改实施的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改变教学策略,培养和增强高中学生古代诗文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古诗文的鉴赏评价能力。课题组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

     第一阶段(20164-6月):

     准备阶段,调研、论证、确定课题,申报课题,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开始课题研究。在调查、分析高2017届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和古代诗文诵读、背诵、阅读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研究方案,设计调查问卷,开始整合教材,提高课堂效率,为课题研究提供有效案例。

 第二阶段(20167-201612月):

实施研究阶段,分解子课题,分组实验,确定实验样本,调查分析,阶段推进,有计划,有目标,形成过程性资料和阶段性成果,有初步结论,为结题做准备。进行班级对比研究,确定男生和女生的抽样样本,运用新的教学模式,用好导学案及学习小组、课堂调控及评价等教学工具,设计教学方案,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解决课时少与容量大、难度大的矛盾,真正提高学生古诗文鉴赏能力,课题研究有初步结论。

  第三阶段(20161-20173):

     总结阶段,整理资料,分析研究数据,得出结论,形成最终成果,撰写结题报告,提出结题申请,验收、评估、结题。进行个案追踪,再次调查问卷,继续提高课堂效率,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结合高考语文考纲,进行选修必修化研究,巩固并扩大课题研究成果,使课题研究中实施的教学策略能推而广之,促进我校古诗文教学质量迅速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