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润涛001
李润涛00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2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案例研究

(2016-10-16 22:11:35)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案例研究

一、错例展示:(无法上传错题图片)

 

 

 

 

 

二、通过作业,发现学生作业及练习中有关识字中存在的问题。

1、汉字的笔顺书写有待加强。例如:积,号,手等字。

2、汉语拼音的学习中前后鼻音不分,易混淆。例如:并和宾,心和行,很和横,行(xn xng) 声(shēn shēng),放(fn fng) 亮(lin ling) 千(qiān qiāng) 香(xiān xiāng)唱(chn chng) 向(xin xing) 更(gn gng) 干(gān gāng)赶(gǎn gǎng) 明(mn mng) 净(jn jng) 专(zhuān zhuāng) 房(fn fng)网(wǎn wǎng)林(ln lng)黄(hun hung)跟(gēn gēng)往(wǎn wǎng) 量(lin ling)因(yīn yīng)像(xin xing)井(jǐn jǐng)想(xiǎn xiǎng)进(jn jng) 情(qn qng) 练(lin ling)问(wn wng)伴(bn bng)分(fēn fēng)江(jiān jiāng) 星(xīn xīng)帮(bān bāng)玩(wn wng) 刚(gān gāng) 兰(ln lng) 名(mn mng)等。

3、汉语拼音中部分声母易混淆。例如:易混淆声母:z-zhc-chs-shr-lp-qb-d

4、形近字不分,易混淆,例如:

  扬,杨,汤,场,肠

  羊:详,样,洋,鲜,群

  夭:袄 ,沃,跃,妖,

  尧:饶,绕,浇,挠,烧

  遥,摇,瑶,谣

  舀:稻 蹈

  也:弛,驰,施

页:顽,烦,领,顺,须

  亦:迹,峦,恋,变,弈,奕,蛮

  译,择,泽,驿,绎

  易:惕,踢,剔,锡,赐

  永:咏,泳,脉,

  甬:通,痛,桶,诵,捅,俑,涌,

  用:拥,佣,

  由:迪,笛,油,邮,抽,袖,柚,庙

  幼:窈,坳,拗不过

  于:宇,吁,迂,

  余:涂,途,斜,叙,徐,除 

  聿:律 津

  元:远 完 玩 园

  员:陨,损

  原:愿,源,

  援 ,暖,缓

  约: 药

  云:芸,动,运,耘

5、汉语拼音中声调易混淆。

6、偏旁和部首形近的易混淆。

7、平舌音和翘舌音不分。

8、书写不够认真、工整。

9、汉字书写田字格占格有误。

10、组词区分不开同音字。例如:

àn 岸(河岸)按(按照)暗(黑暗)

布(布谷)步(跑步)不(不好)部(部首)

bàn 伴(同伴)半(一半)办(办公)

笔(铅笔)比(比赛)

biàn 变(变化)便(方便)遍(遍野)

  拨(拨动)波(水波)播(广播)

 cháng 长(长江)常(常常)

chí 池(池塘)持(坚持)驰(奔驰)迟(迟到)

dōng 东(东西)冬(冬天)

dài 带(海带)待(等待)袋(袋子)代(古代)

 dîng 洞(山洞)动(行动)冻(果冻)

dào 到(迟到)倒(倒流)道(知道)稻(水稻)

fēi 飞(飞机)非(非常)

fēng 风(大风)丰(丰收)疯(疯狂)峰(山峰)枫等。

11、汉语拼音书写四线三格占格不正确。

三、针对一年级学生在识字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以上问题,今后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措施和策略。

(一)、领会课程标准  整体设定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12年级)的识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除规定识字量之外,还特别强调两点:一是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二是要求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基于这些要求,识字教学目标的设定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哪几个生字,会写哪几个汉字的要求上了,而应该从整册教材、整个学段、乃至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目标来考虑教学目标的设定,指导学生通过本课、本单元的学习,达到阅读、识字等方面的目标,把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相互为用,互相促进。为此,不妨设定类似下面的识字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独立认识汉字,学会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

2.在自主识字的基础上,培养热爱汉字,喜欢学习汉字,愿意主动识字的情感和习惯。

3.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复习巩固以前学习的偏旁部首,学会用部首法查字典,并利用字典帮助自己学习新的汉字。

4.充分利用已经学会的汉字进行广泛的阅读,达到学以致用,并在阅读过程中巩固和学习新的汉字。

(二)、把握教材特点  科学组织识字

首先,新教材采用综合性手段,把学拼音、识汉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在汉语拼音阶段即适当安排短语、句子、儿歌、让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这不但增加了识字的趣味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其次,教材中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要求认的字,都是最常见的,出现频率最高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常用的,最简单的;儿童最先认的字,都是与他们的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字。教材中安排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即能读正确,结合语言环境大致了解意思,不要求书写,也没有认识偏旁的任务,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做字形分析,只要学生能把所认的汉字用于阅读即可。不了解这一点,就很有可能对学生识字提出过高的要求,加重识字学习负担,挫伤学生识字的兴趣和热情,甚至形成识字教学中的心理障碍。

再次,教材对识字的安排很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采用象形字、会意字、看图识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形式,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接触一些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要求写的字,都是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的顺序编排的,每课要求的写字量由识字量的四分之一,随年级升高而逐渐增加,坡度缓升。况且,为了分散写字难点,教材对要求学写的字的安排并非全是本课刚学习的生字,它们有的是在学习汉语拼音时就已认识的字,有的是在识字单元中先认识的字,有的是在前面学过的课文中已认识的字。这些并不陌生的字,识写记忆起来就比较轻松,稍加努力是可以完成任务的。

此外,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书写过程示范是尤其重要的。教师的书写示范不仅能向学生提供直观的写字技巧,便于学生观察模仿学习,缩短学习进程,而且也会对儿童的写字兴趣和书写风格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经常在听课中发现,老师的教学环节刚步入到写字指导时,下课铃声就响了,要么就是学生没有来得及动笔书写,要么就是老师没有范写没有讲解就得被迫下课,只得布置成家庭作业回家练写数遍,其实这就是造成书写质量不高的原因。可以试想,把抄写生字留作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自行完成,老师在作业本上看到的只是这些字写得对不对,而学生在写字的时候习惯怎么样,写这个字时笔顺是否正确,是否用心……是全然不知的,所以生字的书写必须得在课堂上完成,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指导。不了解这一点,只是口头要求学生写字,一个字写多少遍,学生盲目、机械地抄写,写不好,还要挨老师的训斥,老师气急,学生也十分委屈,丧失了学习写字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首先要练好写字教学的基本功,保证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指导、书写时间。在指导生字的书写时,一年级是书写的起步阶段,老师要指导的细致,像这一笔的笔画怎么写,这个字的笔顺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每一笔的占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都要强调指导到位;一年级的写字指导就不同于二年级,就可以有轻重之分,和识字教学一样,简单一些的字可以略放手,字形复杂的字可作为重点指导。

(三)、灵活运用  激发学习兴趣

1、创设识字情境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力求做到有情有趣,教师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诱发学生学习新字的饱满热情,如针对字义教学的难点,可以借助多媒体,配以风声显示田野中禾苗随风翻动的画面,让字发生颜色变化,借以说明禾苗不同季节的生长状态。一次次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配以解读,让学生入情入境,学习读音,说义,写形,组词,这一小小的情景,激起学生识字的浓厚兴趣与强烈愿望。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新字时,最好分类进行:有一定难度的字,教师带着学,特别要重视读音和书写中的示范,体现老师的作用;简单易学的字,就让学生以合作的形式,人人争当小老师,把自己的识字方法介绍给小朋友。在群体讨论、交流中,孩子们学会了思考、探究,学会了团结、协作,更发展了识字能力。

2、拓展识字途径

语文教学的外延等于生活,这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学要走生活化、实用化、社会化的道路,不能只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这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所必须的。识字教学,不管是导学还是自学,都要始终与生活紧密联系。从广告、标语牌、物品名称以及词语、古诗、句子中找字、圈字,让学生在生活中认字、在生活中巩固。课外组织识字游戏,开展识字比赛,引入竞争机制,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状态,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全身心投入,放飞思维,张扬个性,充分体验、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四)、注重有机整合  培养语文能力

识字与书面语言的学习具有相互促进的规律。识字教学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整节阅读课都是进行识字与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阅读提出这样的目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因此,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不仅承载识字教学的任务,还担负着积累语言、阅读教学的任务。阅读教学中应该将识字、阅读积累语言有机融合,倡导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从而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要做到识字、阅读和语言积累的有机整合,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设想学生的阅读期待是什么,充分估计学生学生学习的难点和兴奋点,依据学生实际设计教法,没有固定的法则和程式。识字、阅读和语言积累有机整合,要体现在每篇课文教学的不同课时中。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项课文能力的训练不是平均使力,而是针对不同的教学重点、难点而灵活实施方法。

(五)、依据课标教材  创新命题形式

新课标要求评价识字要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同时要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有些试卷对识字试题的设计还不能摆脱传统窠臼,让孩子们做一些板着面孔的试题。诸如给加点的字注音看拼音写词语多音字组词其字共几笔,第几笔是什么用字组词给加点字的字义选项等等。

小学语文考试命题,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考试命题,首先应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实际,分清两类字教学的不同要求,然后根据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创新命题形式,改进设题方法。诸如,将一类字编成小故事,让学生通过阅读,回答提出的问题,在回答问题时不会写的字(即未学过的二类字)可以用拼音代替,也可问老师。考查二类字可设计成听写生字听写词语加偏旁组成新字换偏旁组成新字选偏旁部首组成新字选字组词、等题型。考查字典识字法,可举出例字,让学生写出查字方法、读音、页码,组词。考查自创识字法,可让学生写出几条平时最喜欢的识字方法等。同时还要使这些题目的编排、呈现方式带有儿童情趣。

总之,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设计中,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注重在语境中理解字义,注重识字方法的交流与创新,注重写字规范的相互评价,使学生能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在自我评价和获取评价的过程中,产生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和热情,培养自主识字、主动识字,创造性识字的能力。这样,新课标提出的识字任务是可以完成的。

四、相关的识字【教学案例】

课标的三维目标理念已经解释了为什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这一问题。识字教学要讲究方法,要引导学生亲历学习汉字的过程,要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体验。否则,学生学习汉字就会感觉索然无味,陷入机械记忆的怪圈,不仅效果难以持久,而且容易产生识字疲劳。如何科学的、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是每一位小学教师尤其是低学段语文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努力创设识字情境

【例1】:《柿子》教学片断(一年级上册)

师:秋姑娘来了,带来了丰收,带来了喜悦,有一位小朋友明明可高兴了!我们一起来分享他的快乐吧!

(课件播放课文录音出示我和爷爷收柿子的插图)

师:明明为什么这么高兴啊?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生:柿子,红红的柿子!

师:红红的柿子像什么?

生:像一盏小灯笼。

生:像一个个红汽球。

师:红红的柿子多让人喜欢呀!你们想不想去帮忙收柿子呢!

生:想。

师:(点击,出示有字宝宝的柿子树)小朋友们看,每一个红柿子上都住着一个字宝宝精灵,如果你们能正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小精灵们就会把柿子放到爷爷的篮子里!开始行动吧!

(生读完后,师适时点击相应的柿子,课件演示柿子放到篮子里。学生情绪高涨)

评析:低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而汉字教学又相对枯燥,如果每节课仅仅让学生机械地读写识字,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识字教学会陷入一种高耗低效的状况。本案例中,教师打破传统识字教学中教师教师教学生读写的模式,创设了收柿子这一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识字教学在不知不觉中进行。

(二)、积极拓展识字途径

【例2】:《十二属相图》教学片断(一年级上册)

师:出示一组汉字,问:你有什么办法来记住这几个字?

1:我认识字,我早上还吃了面包呢?

2:我吃过面条,我也记住了!还有方便面叼!

师:再来找找看,我们身边还有没有这个字?

生:我们家有一间门面

生:我坐在刘洋的前面,他坐在我的后面。

生:我的故事书中有这个字。

……

评析:作为母语教育,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教学的外延等于生活,可以说生活是知识的海洋。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空间识字,不仅是识字本身的需要,也是现代多元化教育的需要。本案例的教学中,教师看似不经意的点拨,却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我回忆到参与同学回忆,到自我积累最后有所发现这一过程尝到发现的立剖点,识字的快乐。适时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识字,巩固字词,学生必将步学会做一个有心人,跨入更大的识字乐园,会有更多的发现,更广泛的积累。

(三)、灵活运用方法

【例3】:《贺年卡》教学片断(一年级上册)

创设情境谈话揭题后,进入学习课文与识字部分,老师这样安排:

师:同桌合作分段读课文,读后评一评,认为读得好的就加上一颗星。(生合作读)

师:小朋友们读得很认真,老师奖给你们一份礼物!(课件出示一张张漂亮的贺年卡)

小朋友们想得到这些贺年卡吗?老师的密码盒中就有(讲台上出示密码锁盒)。

师:赶快来认出字宝宝,拿到打开密码盒的钥匙吧!(课件出示:贺年卡展开后本课的13个生字在一匹匹钥匙图案上出现)。

(先要求小朋友自由读,再读给同桌听,最后打乱顺序指名读,读对了的小朋友可得到密码盒中的一张贺卡)。

师:(把字词宝宝中的生字点击变色)你能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宝宝?自己先想想,在和小组的成员交流讨论一下吧!

(生汇报)

生:我这样记字,上不去,下不来

生:我爸爸是卡车司机,我认识卡字。

生:我记字,是和作比较,它比瓜字少提和点。

生:字可以和字作比较来记。

生:字就是几字头加木字底……

师:这些方法都很好,那字和字用什么方法来记呢?

(生都不举手发言了,小声议论:加一加,减一减都不行,没有什么好的识字方法呀!)……

评析:新课标精心安排的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本意就在于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元认知,更快更有地效丰富学生的识字量。本案例中,老师创设了找密码钥匙的贺卡礼物的情境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安排了学生自主识字、小组学习、交流汇报识字的方法,课堂气氛确实十分热烈。但仔细分析,却发现识字环节的繁琐:密码盒中的贺年卡上可以直接出现字词宝宝呀!另外,在交流好的识字方法时,有的学生绞尽脑汁,寻找精彩的办法,有的学生却一言不发;对于容易找到识字方法的字宝宝学生发言精彩不断,而那些没有适宜的识字方法的生字宝宝被冷落了。让人觉得教师不是鼓励学生们自觉地更快速地完成学习任务,而是纯粹地、盲目地为了趣味而趣味——把教学重心放在追求有趣的识字环节和识字方法中。这些现象不正与解决师识字量多,教学时间紧张的实际问题相矛盾吗?新课标的语文课堂上要的就是实效,而不是花架子。在识字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一定要把握课标的基点,钻研教材的特点,科学运用识字教学激趣的方法,因材施教,让兴趣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识字最好的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