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魏碑-《始平公造像记》高清

(2016-11-30 18:26:30)
标签:

365

静心-书法-龙丁煌

文化

分类: 魏晋书法赏析
《始平公造像记》,全称为《比丘慧成为亡父洛州刺史始平公造像题记》,由孟达撰文,朱义章楷书,刻石位于洛阳市南郊龙门石窟古阳洞北壁。魏孝文帝(元宏)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8年)九月十四日造讫。其作为魏碑书法艺术的典范被列入“龙门二十品”中,它一反南朝靡弱的书风,开创北碑方笔的典型,以阳刚之美流传后世。
艺术特点

此碑用笔多取方笔,斩钉截铁,一些“点”状笔画和折处重顿方勒,锋芒毕露,故显雄峻非凡。康有为称龙门石刻“皆雄峻伟茂,极意发宕,方笔之极规也”。在这些“方笔之极规”的石刻中,此碑又是方笔的代表作,可谓极规中之极规,故胡鼻山评价说“方笔雄健,允为北碑第一”。
在这种方笔基调下,相间“撇”画的左弧飞扬,使方峻中见灵活,而不死板。
结构上,以茂密取胜,其点画间几乎到了密不容针的地步,且中宫收敛,但又不显拘谨。这是为何呢?原因在它的每一笔画皆自有起止,既独立又完整,所以还是见出了疏宕。《笔法十二意》中所谓“密谓际”即是明证。此造像虽有界格为限,但字之大小斜正并不受到局限,通过舒展长撇大捺和横画的撑足,使气势极其开张。在线条的组合方面,十分讲究穿插、避让、线条走向因时而变。
此碑与其他诸碑相比有众多特别之处:
(1)此碑全文皆取阳刻法,逐字界格,此为历代石刻所仅见。在北朝甚至整个刻石系统中,多为阴刻法,这样来得省时,也不费力。而此碑全文皆用阳刻,逐字界格,甚为少见。
(2)造像题记配有碑额。一般而言,造像记多为佛龛附属品,大都随意凿打,凿工多为民间工艺出身,于书法多为外行,所以这是一项可以草草了事的工作,毋需像正式碑刻的方式,配以书额。然此碑却有法度严谨的阳文正书“始平公像一区”。
(3)结尾落款。在整个六朝碑版摩崖体系中很少见到署款举动(《龙门二十品》当然包括其列),然此碑却把书者、撰文者,赫然列于其上,连同刊立时间一起,俨然构成一幅完整的北碑书法创作。也因此朱义章就和崔浩(传《吊比干碑》书者)、萧显庆(《孙秋生造像记》书者)、王远(《石门铭》书者)、寇谦之(《嵩高灵庙碑》书者)、郑道昭(《郑文公碑》书者)等一起,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关于北朝书家群体形象的简朴认识。
此碑是北碑中以方笔为主的雄强书风的典型代表,通过学习可壮其胆、强其骨、厚其力、生其势,益处良多。临习时要注意善于用锋,如起笔露锋切入、铺毫运行和敛锋收笔,气脉贯通。要注意提按的有效控制,着意于重笔的同时间以细笔辅之、着意于方笔的同时间以少量圆线辅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