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高新区外国语小学音乐单元教学设计
(2019-09-23 10:05:50)
标签:
教育 |
单元学习主题:二音上册第三课《彝家娃娃真幸福》
设 计 者:勾庆悦
课标摘要:
1.
2.
单元要求:
1.在一年级唱名模唱建立音高概念的基础上,通过音程模唱,进入新一轮唱名模唱的练习。借助楼梯的图形,让学生形象直观的认识音符之间音的高低变化关系。进一步建立和巩固音高概念。
2.本单元歌曲音乐的风格非常鲜明,尤其是欢快的情绪和每句的衬词(如“阿里里”),更有助于学生体会少数民族歌曲的特点。让学生在感受少数民族歌曲音调特点的同时,从感性上体验音程结构的关系,在即兴创编活动中巩固音高概念。
教材分析:
本课《彝家娃娃真幸福》是一首根据彝族民歌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作品,通过对彝族娃娃在喜庆佳节中狂欢歌舞这一生活侧面的描写,热情洋溢地赞美了彝族儿童的幸福生活。
学情分析:
第一课是二年级启始课,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好奇,好动,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游戏比赛等从视、听等多个角度,给学生一个丰富、直观、形象的教学氛围,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也力求达到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
单元学习目标:
|
第 一 课 |
|
知识点(n) |
技能(v) |
|
唱 歌 |
音准 |
能用正确的音阶演唱歌曲 |
|
|
欣 赏 |
情绪 |
用自然、欢快的情绪演唱 |
|
|
伴奏 |
能用打击乐为这首歌伴奏 |
1.
能够用正确的音准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3. 能用自然、欢快的情绪演唱。
4. 能用打击乐为这首歌伴奏。
单元内容思维导图:
教材整合:针对目标1、3《彝家娃娃真幸福》,《乃呦乃》
课时规划:目标1、2、4:2课时,目标3:2课时。
学习过程:
|
学生活动(结合实际教学详细) |
教师活动(结合实际教学详细) |
评价标准及任务 |
|
|
目标 1 《彝家娃娃真幸福》 目标 2节 目标 3 《彝家娃娃真幸福》 目标 2节 |
活动一: 1.师生演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 2.师生摹唱 活动二: 1. 聆听歌曲 2. 跟唱歌曲 活动三: 进行创编 |
活动一、 1.你们了解中国都有什么民族吗?
一起唱一唱。 3.读歌词
活动二: 1.彝族小朋友们开心吗? 2.这是一首非常欢快的歌,接下来我们通过三个闯关游戏来学习这首歌 3.第一关:节奏练习 第二关:读歌词大挑战 第三关:模唱大赛(用“wo”演唱) 活动三: 1.男女分开比赛 2.以个人方式,以小组形式,面向大多数展开活动,人人参与,给每个人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初步的表现力。 |
通过互动、小组合作演唱歌曲 通过个人展示或小组展示评价 |
|
反思:在歌曲的拓展部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彝族的自然风光,彝族服饰,歌舞等一一呈现,深深的吸引了学生,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上完一节课,学生对彝族充满了向往之情,总之这堂课充分高效的利用了多媒体。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同时使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律动、唱歌、舞蹈为歌曲伴奏等方式,这是为了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兴趣与爱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环节来,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
|||
|
目标1 《乃呦乃》 目标3 |
活动一: 1.导入
活动二: 1.师生交流 2.聆听范唱 3.感受节拍强弱 4.模唱 5.唱一唱,边唱边表演。 活动一:
1. 活动二: 1.加速演奏 2.表演 |
活动一: 1.同学们听过土家族民歌吗?感受一下这是几拍子的 2.规律是什么? 活动二: 1. 我们一起用强弱规律打节拍吧? 2.我们跟着音乐边听边打节拍 3.跟着音乐边唱“wo”边打节拍 4.读歌词。 5.试着填入歌词演唱。 6.加入动作随着节奏演唱 活动一: 1.同学们真棒,我们来玩个游戏。第一大组只唱do下面的词,第二大组只唱mi下面的词,第三大组只唱so下面的词。 活动二: 1、同学们加速试试看? 2、各大组、小组比赛 |
初步聆听 哼唱练习 通过游戏回顾内容,趣味唱歌 |
|
|
反思:教学中教师不能依靠课件中的范唱,这节课我如果自己范唱学生会听得更清晰,学生可以通过老师的表情和体态语更好的注意演唱中要注意的问题。创作之前铺垫条件不够,给学生创作带来困难,效果不好。 |
||||
|
目标2、4 聆听 《快乐的罗嗦》 |
活动一: (一)初听全曲。分析乐曲情感:活泼的,欢快的。 (二)分段聆听 全班同学模仿段中乐器演奏。 (三)全曲聆听。 |
活动一 1、(一)初听全曲。分析乐曲情感:活泼的,欢快的。 2.介绍民族舞曲。 (二)分段聆听 1、引子 教师:想一下,听到这部分音乐,你想到了什么乐器。 2、第一部分 (1)聆听第一部分 (2)仔细聆听,然后随着音乐律动。 3.第二部分。 聆听第二部分模仿各种乐器的演奏姿势,了解乐器。 4.第三部分等 仔细听第三部分等,这个部分有哪些乐器。 (2) 了解乐器。 5.尾声。听听这个部分,有什么感受。 (三)全曲聆听。全曲聆听,然后全班互动,为第一部分伴奏,第二部分模仿演奏,第三部分到最后跟着音乐律动。 |
即兴创编,表扬最投入、动作优美的学生 |
|
反思:在罗嗦的提问导入还是有点太简洁,以后要注意多提出深层次的问题。唱歌的气氛还是有点不够热烈,情感上还是没有做好太多的教学和导入,这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尽管常规课,也要把流程设置得流畅,整个课程,让学生有目的性地去学习,在积极性的同时,也能唤起同学们的肢体律动,那就更好了。 |
|||
|
目标2、4聆听 《阳光下的孩子》 |
活动一: 1.提问导入 2.感受情绪 3.模仿动作 活动二:
1.
2.
3. |
1.聆听乐曲《阳光下的孩子》 师:之前我们学过了《乃呦乃》,感受了土家族孩子的快乐,那你们平时快乐吗?
2.
3. 活动二: 1.再听全曲,做游戏,让每组学生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比拼 2.播放乐曲 3、各组起立表演随音乐律动与创编动作,由同学们选出本节课的“音乐之星”组。 |
通过学生自由说说,然后随乐曲表演 能够用自己的喜欢的动作 表达音乐中的情绪 |
|
反思:下次可以尝试通过猜一猜、画一画这两个小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太阳和影子已有的经验进行猜、画,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来证明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并且提出研究的问题,从而揭开了本节课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为后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