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有效倾听的小策略
(2020-05-31 16:47:58)让学生有效倾听的小策略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师生互动的基础。学会倾听是学生获取信息、提炼信息、交流信息的有效途径和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自从加入课题组的队伍中来,对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有了一些感受和想法,从自身有了一定的改变,当走进课堂中,关注点会从教师转变到学生,关注学生是否能有效倾听,是否在倾听的过程中建立起有效的对话,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数学思考。如何让学生学会倾听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树立良好的倾听榜样
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说:“要想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懂得倾听学生,除此之外,别无他法。”首先我们教师要做个优秀的倾听者,当学生发言时,做到不随意打断学生的话语,目光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的发言要有耐心,要及时的做出评价,可以适当的点头或者表扬、提示,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师生的平等,老师对于他的尊重,从而建立起自信心。
做个有耐心的老师,等待学生的发言,而不随意阻止学生的发言。做全体学生的榜样,让班级学生学着耐心倾听而不争抢。若是遇到支支吾吾说不上来的学生,不急于评价他,可以请另一个学生对其进行帮助,让他再进行复述,从而培养该生的倾听能力。教师只有摆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听到学生发自内心深处的声音,使课堂富有魅力。
二、创造良好的倾听空间
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应该营造一种宽松、自如、活泼的课堂氛围尤为重要。倾听是一门艺术,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认真倾听,需要我们老师下功夫。如何让学生静下心来倾听,还是要继续研究。第二次上课的时候,老师对学具活动进行了强制的要求,发现个别孩子还是不受控制,在交流的过程中,部分孩子没有积极的投入互动中。
三、构建良好的倾听方法
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点拨,教给学生方法。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己制定了倾听的规则。
1.倾听时,要“专心”。
(1)用眼睛倾听,老师和伙伴在讲课或发言时,放下手中任何事情,集中注意力,专心倾听。
(2)用肢体倾听,将眼睛和肢体配合。
建议:倾听的时候身体转向发言者,可以用手抚着耳朵,做出认真听讲的动作。当你听懂了,可以用点头来表示;听不懂,可以摇头或举手。当发言者回答出色时,可以用鼓掌表示。
2.倾听时,要“耐心”。
(1)当同学发言时,不插嘴抢话,不在底下讨论,要听完别人的发言,才发表自己的意见。若是插嘴,本节课取消发言机会。
(2)小组交流讨论时,不应聊与课堂无关话题,认真倾听,提意见,帮助组内不懂的同学。
3.倾听时,要“会心”。
认真倾听的过程中,也要做个爱思考、爱动脑的学生;当老师和同学发言时,首先思考发言者的观点是否正确,其次自己的想法与其相同吗?若不同意,如何进行补充?意见要建立在别人发言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想法。
建议:(1)我同意不同意他的观点。我的观点是......
(2)我同意他的观点,我还有补充......
(3)我同意他的观点,但是我还有不同的想法。
(4)听到他人方法时,思考他讲的我听懂了吗?没听懂要举手提问。
学生的倾听能力的提高是在学习中慢慢积累的,“倾听儿童的声音,就是倾听儿童的内心世界。”构建数学课堂的有效倾听,就是老师对学生内心需要的发现,在倾听中,学生会感受到各种惊奇和快乐,也会有无限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