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员工与企业质量行为模式

(2021-03-29 07:45:51)
标签:

质量

文化

 说明:个人也好,组织也好,都有相应的行为,这些行为一旦固定,就形成相应的行为模式。员工与企业质量行为模式是员工与企业的质量意识的反映,要改变往往要经历相当长并具有冲突性质的过程。因此,企业质量的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质量行为模式建设。

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受意识控制的,一种是无意识的、下意识的或潜意识的。直接受意识控制的行为明确的动机、有相应的目标。显然,员工的质量行为大多都是直接受质量意识控制的行为。增强和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对相关的质量事务用规章制度来进行规范,就为了让这样的行为能够符合企业的需要。但是,员工的很多行为并不一定直接受意识的控制,可能是无意识的,也可能是下意识的,还可能是潜意识的。这样的行为如果对质量产生负面的影响,仅仅只靠增强和提高质量意识,往往是不够的。

无意识也是意识,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或者视而不见,听而未闻,或者只能通过梦境、差错之类形式反映出来。无意识的行为是人最深层次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因而也是最难控制的。下意识也是意识,是意识重复多次之后形成的。下意识的行为是该行为重复多次后,形成了习惯,一旦遇到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不再需要意识进行控制,自然而然就去做了。潜意识更是意识,只是潜在的,一旦有需要,这样的意识也可以被“唤醒”,成为意识。一般来说,潜意识不能引起相应的行为,但对相应的行为却有着一定的欲望,是想做还没有做。如果做了,潜意识的控制往往就变成了意识的控制。不管是无意识、下意识还是潜意识引起的行为,如果可能产生不良的后果,意识也会对其进行必要的控制。我们不可能去做梦境里发生过的事,如果这样的事是社会不允许的,更会控制自己不去做。有时下意识做了一个动作,但一想到该行为可能产生不良后果,意识就会马上下命令,中止这样的行为。

员工质量行为,一是要到企业环境条件的制约,其中主要是人文环境,例如企业的质量制度、质量文化和质量要求等等。二是要受到员工本身所扮演的角色的制约,例如他所在的岗位,他承担的质量责任等等。三是要受员工的质量意识的制约,质量道德为他划出一条行为的底线,一般情况下他都不会逾越因为这三种制约因素较为固定,很可能成为员工的下意识或潜意识,从而使员工的某种或某类质量行为固定下来,形成一定的模式。这样的模式将员工质量行为内容方式定型化只要遇到同样的或相似的事情,员工就会遵照这样的模式去做。如果企业大多数员工都有相同或相似的质量行为模式,企业又认可或默认了这样的模式,这样的模式就可以称为是企业的质量行为模式。

企业的质量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就会成为质量习惯、质量传统和质量作风,引导或“逼迫”员工按照既有的质量行为模式去做事。也就是说,企业的质量行为模式,又会影响员工的质量行为,让员工形成与企业相同或相似的质量行为模式。员工的质量行为模式与企业的质量行为模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到后来往往难以改变。企业的质量行为模式,也就成为企业质量文化最直接、最真实的反映。

鉴于企业的质量行为涉及到方方面面,从设计到生产,从采购到销售,从检验到服务,可能每一项涉及到质量的工作都有相应的质量行为模式。一方面,具体的质量行为可能有具体的质量行为模式;另一方面,所有具体的质量行为模式往往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倾向,或者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性质,可以将所有具体的质量行为模式集合为统一的质量行为模式。事实上,一家企业如果没有把质量当回事,那么在几乎所有的质量行为中都会忽视质量,其具体的质量行为模式也就大同小异,可以一言以蔽之,是一种忽视质量的质量行为模式。企业质量行为模式建设,既要从具体的质量行为入手,更要着眼于整个企业的质量行为模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