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反思李璇
(2021-01-27 09:55:51)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反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人民音乐家”聂耳作曲,旋律高昂、铿锵有力,歌词鼓舞人心,被视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掌握的歌曲。虽然多数人都会唱,但唱的“对不对”,“好不好”,却很少有人关注,对歌曲情绪的把握更没有人注意。
由于国歌的普及率很高,大家常常听到,所以旋律很快就掌握了,我重点讲了歌曲中要特别注意的几点:
1、八分休止符
八分休止符都在乐曲的前半拍,叫弱起小节。八分休止符的运用表达了一种悲壮的情绪,也为歌曲的高潮部分做了铺垫。
2、歌词的重复出现
歌词的重复出现,更强烈的表现了歌曲催人奋进的精神,并且最后一拍留在强拍上,给人以终止的感觉,给人力量。
3、重音记号
这些重音记号犹如警钟,敲醒了沉睡的中国人民。
4、探究活动五:渐强记号
预示着我们的祖国会越来越强大。
通过这节课对国歌的学唱和分析,相信同学们以后就能正确的把握国歌的演唱方法和情绪,不会再唱错或者唱的不严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