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老师讲课太快怎么办?
(2018-08-28 09:47:39)孩子进入新学校,昨天打电话回家,差点急哭了,老师讲课太快跟不上,怎么办啊?
老师讲课太快跟不上,要解决一下问题。
1、首先,你需要预习
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其次,听课不仅仅是“听”老师讲课。
观察那些优秀的学生,我们可以发现他们身上有这样一个共性:无论是在学习的哪一- 个环节,他们肯定都会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听课这一环节也是如此。
一位顺利考入北大的优秀学子曾就听课这一问题表达过这样的心声:
“我之所以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最大的原因就是我采用了一种不错的听课方式。就比如,我最常用的三维听课法,即,同时用眼、耳、脑去积极地捕捉知识。眼,要注意看老师和老师的板书;耳,要善于发现老师提出的重要内容;脑,要记牢主题,用适当的速度进行思考,并注意培养判断推理能力。
“用这种方法听课,整堂课下来,我的大脑都处于一种活跃状态,基本所有的知识我都能做到及时消化,学习起来也就比其他人轻松多了。”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却发现大多数学生不仅没有自己的方法,而且不会听课:他们常常不能很好地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对老师讲授的知识摘不清主次,总想把老师讲的东西全部都记住,结果反而什么都记不住:上完一堂课,却不知道这堂课到底讲了哪些内容,听课没有目的、没有准备:不会记课堂笔记,找不出这堂课的疑点和难点、重点。
听课效果差,直接导致学习能力差,也就会更跟不上老师讲课,成绩更差。
(2)听思并用法。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边听边思考也是种有效的听课方法。听般是被动地吸收,思则是主动地思考。
(3)“五到”听课法。
眼到:看课本、看老师的表情、看板书、看优秀同学的反应。
口到:口说,包括复述,朗读、回答问题。
手到:做笔记、圈重点、批感想、做练习。
脑到:动脑筋,心力集中、积极思维。
五到听课法”要求听课者全神贯注,灵活地根据课堂情境和老师要求,适时调整听课方法。而这种听课方法也是效率最高的听课方法之一。
(4)要点记取法。
老师讲课,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有时候是与教村无关的。作为学生不可能也没必要全盘接受。只记重点,只记难点,去掉无用信息是应该的、必要的,抓住要点听和记比毫无重点地全部听和记,效果要好得多。
记,必要的。对此,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三组学生同时收听同一内容的录音带,规定A组全部记录,B组只听不记,C组只记讲投要点。结果A、B两组的学生只记住全部内容的37%,C组学生却记住了58%由这个实验我们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抓要点,适出做笔记,记忆效果最好。
(5)目标听课法。
上新课前预习时,发现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课,目标明确,针对性强。预习时弄懂了的,听一遍等于复习了一遍,
(6)质疑听课法。
听课时,对经过自己思考过,但未听懂的问题可以及时举手请教对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回答有不同看法,也可以提出疑问。
这种方法,也可保证听课者始终集中注意力。会提出问题的住往往也是会学习的学生。
(7)存疑听课法。
听课时产生疑难问题,最好不要立刻向老师发问,可以暂时记下来,待下课后再思考或再请教同学、老师。这样做,一是不能响老师的教学计划,也不会因个人纠缠某个问题而耽误大家的时间,还可以促使自己深人钻研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二、及时复习。
复习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回忆上课老师所讲的内容,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补起来,这样就把当天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检查了当天听课的效果,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3、认真完成作业。
有不少同学把提高数学成绩的希望寄托在大量做题上,这是不妥当的,重要的不在做题多,而在于做题精,效率要高。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另外要讲究做题的效率,即做题后有多大收获,这就需要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是否还有别的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把它们联系起来,你就会得到更多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这将大大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当然没有一定量的练习就不能形成技能,也是不行的。
四,培养自学的能力。
如果不自学、不靠阅读理解,将会失去一类型习题的解法。另外,科学在不断的发展,考试在不断的改革,数学题型的开发在不断的多样化,近年来提出了应用型题、探索型题和开放型题,只有靠学生的自学去深刻理解和创新才能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
五,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
另外,做题应把准确性与常规解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这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问题。
六,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随之信心也就会增强,学好数学也就水到渠成.
这些都做到了,数学自然学好了。
数学学好了,还担心听课跟不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