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狼爸的定义是什么都没弄清,就让人别做虎妈狼爸?(网友讨论实录)

近几年,狼妈虎爸的讨论日渐激烈,摘取网友们的讨论,供大家参考。
教育部网站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家长要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对孩子因材施教。切实消除学校减负、家长增负,不问兴趣、盲目报班,不做“虎妈”“狼爸”。
下面是网友讨论:
风行云影
虎妈狼爸的定义是什么都没弄清,就让人别做虎妈狼爸?如果父母是以培养孩子独立性为目的,敢于让孩子经受挫折,鼓励孩子去尝试去犯错,甚至不为孩子受到小小伤害(比如跌倒擦破皮)而心疼难过,这样的虎妈狼爸要得要不得?让孩子上个兴趣班、强迫孩子做作业,这样算个球虎狼啊?教育部,讲道理要中肯,不要太笼统!
举报ggf
还是请教育部发文先指导一下各类考试的大纲命题吧,什么中考、高考、学考、选考、毕业考,弄得那么难,家长能不发狠吗???!!
家长张女士
刚上一年级的女儿在学拼音,现在的拼音跟自己小时候学的不太一样,让人常抓狂,而老师每天都得检查,只能硬着头皮带着孩子在家一遍遍地练习。不让做‘虎妈狼爸’?我们家长只能苦笑了。
钢筋销售
教育?你看看,所谓的教育都成政治工具了,我们这里镇上小学,地域歧视,不属于乡镇的人,不准上,买产权二十年的房子就能上,我问问,这是什么道理?
南京市将军山小学校长于斌
我觉得一把钥匙开一扇门,必须针对家庭实际、孩子的情况因人而异。严厉也有严厉效果,也要温和,各种方法综合运用,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幸福家长的九堂课》的作者刘燕芳
不做虎妈狼爸,不是让父母不管孩子,放纵孩子。
我也反对溺爱孩子,该严格时就要严格要求,遵守规则,因材施教,对孩子承担家庭教育责任,给你孩子适得其所的爱。
现在的家长常常在攀比中,觉得自己孩子不如其他孩子,自己对孩子还不够“好”不够“严厉”,于是越来越焦虑,越来越对自己孩子变本加厉。
有时候家长要换位思考,孩子为什么不听你的话,可能是因为他不想成为你。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如果用考试指挥棒来判断,那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失败的。
我不简单反对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但作为家长,要思考我给孩子报兴趣班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孩子陶冶情操,让孩子世界变得更精彩。让他独自一人时也不觉得孤独?还是让他报班,去考级拿证,让家长很有面子,作为在别人面前炫耀的资本?
有些兴趣班,孩子很感兴趣,在里面学习很快乐,还能跟其他孩子交往,何乐而不为。但如果孩子不感兴趣,强迫去报,而且用非常严厉的方式,让孩子从一个兴趣班紧接着到另一个兴趣班,没有喘息时间,甚至连吃饭时间都没有,这很不可取。
建议,家长要调整心态,不做虎妈狼爸,也不要转向到另一个极端,做软弱的温情派。
本文讨论内容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