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丝分裂复习课教学反思

(2016-09-22 21:39:59)

教学反思(二)

三水中学    邓学基

今天在佛山二中的实验一室给高三14班的学生上了一节高三一轮复习课—《有丝分裂》。近三年我都是带高三毕业班,在备课过程中,我一直尝试着建立一种比较固定且实用有效的高三一轮复习课堂教学模式,在今年所带班级的授课中,我觉得我所思考的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已有雏形。例如在今天上的《有丝分裂》的教学设计中,首先是列出本节内容的考点,分别是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主要特征;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有丝分裂过程中各物质的数目变化规律;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然后我要思考针对每一个考点我要采取哪一种教学策略?例如第一考点教学中,我采用挖空填空形式,老师串联知识点,回归基础,而在第二考点教学中,采用考题形式,重点考察学生识图辨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析因),下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要将考点细化,可以从3方面思考:围绕该考点曾经考过哪些题目;下来可能会怎么考;学生在学习时在哪些地方容易出错。然后利用每周的测试反馈教学效果,利用讲评课对本节内容补漏,讲评课上要多让学生自己分析,找出错因,最好能得出解决的办法。这是我所摸索的复习课教学模式,下来我还要不断地去完善它,让它更好地服务于我的教学,服务于我的学生。

关于今天的课堂,我有两点反思:1.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路是很灵活的,想法很多,当然也会出现很多错误,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比如,我在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差异时,有学生就提出他们一个是由纺锤丝形成纺锤体,一个是由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在画有丝分裂过程每条染色体DNA数目变化曲线时,学生读不懂题导致无从下手;在画有丝分裂后期图像时,没注意到染色体的形态、数目等,这些问题都充分暴露了学生学习上的盲区或者误区,教师在课堂适时进行引导分析,回归课本,找出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很重要的。2.关于一轮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应该尽可能细化,宜少不宜多,宜细不宜粗。老师针对重难点要多问为什么,多变式训练,多与其他章节知识横向联系。这些做法都会大大有利于学生在一轮复习课中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突破成绩上的瓶颈,更上一层楼。http://s3/mw690/006yYD4nzy753mmIozU92&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