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漏》课后反思
(2020-12-01 09:28:40)分类: 反思 |
7月1日的第二节课,我们走进了我校三年二班李老师执教的《漏》一课。李老师知识渊博、温文尔雅,和蔼亲切,那笑容更是让人没有距离感。这节课主要从尊重、谦让、倾听、互助等方面给我上了全新的一课。
我观察的小组由四名女同学组成:赵诗涵、董斯睿、姜慧媛和张博怡,她们干净、漂亮,我喜欢。
进入新课,知识回顾。首先是认读词语,先拼音节再认读词语,然后联系生活识字。这个环节教师指导有方,学生做得扎实。然后回顾课文内容,学生完美地回答,让我钦佩。
第二环节:新知探究,完成学习单的内容。李老师明确提出学习要求,小组四名同学都很认真低声读课文,很快地按照学习单上的问题在课本上圈圈点点。诗涵和斯睿很快地完成了学习单的问题,她俩开始主动地帮助博怡和慧媛两名同学。只见诗涵微微附向博怡,“博怡你看这,应该用直线画出写贼的心理活动的句子”博怡看了看微笑地说“谢谢你的提醒,我马上改过来。”斯睿也轻声对慧媛说“看着,我帮你改一改吧!”“咱们看着、看着......”
接下来小组交流,四个人交流了自己的答案,她们交流时语言流畅完整,清楚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耐心修正自己做得不完美的地方。组内分角色朗读的过程让我记忆犹新:组内很民主,诗涵说我来读旁白、斯睿充当老虎的角色、博怡担任贼的角色,慧媛没有吱声,她在认真的听伙伴们朗读。她们开始读课文了,我边听边想:这么优秀的小组,怎么不让慧媛也参与其中呢?等分角色朗读进行完,我豁然开朗------慧媛也有她自己的角色。慧媛对三名小伙伴的朗读情况做了评价,很委婉地说出了存在的问题,重点强调了咔嚓一词的读音。如,“斯睿同学你读的真棒,我听出来你有个词“咔嚓”读得不够准确,请跟我读几遍。”“谢谢慧媛,咔嚓咔嚓......”
进入小组复述课文环节。小组在前面的环节有的时间有些多,斯睿提议每人复述一部分内容。按照诗涵、博怡、斯睿、慧媛的顺序很快做好分工。诗涵很流畅地进行复述,轮到博怡了,她复述的有点磕绊,斯睿告诉她不要紧张慢慢来;慧媛在复述时停住了,诗涵提醒她看看课本,博怡不断地鼓励她:你已经很棒了,再努力。慧媛在小伙伴们的鼓励下完成了任务。接着诗涵对本组的复述任务完成的不太满意,她提议咱们再看看课文,重新复述课文吧。班里的孩子们也在复述课文这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李老师洞察到孩子们遇到了难题,她及时地点拨,让孩子们看看单元目标,总结复述课文的方法。经过老师的点拨,诗涵组的同学很快地复述完了课文。选谁为代表进行全班汇报在她们组出现了争议。两人选诗涵、两人选斯睿,怎么办?片刻之后,博怡说:“你们两个在分别复述一下课文,我们在做抉择吧。”她们组又认真地交流起来。班里的小组早已完成任务,李老师也深入到这个小组。选谁为代表呢,大家推荐斯睿为代表。斯睿有点担心怕说不好,李老师走到她身边拍了拍肩膀,她受到老师的信任,点头答应了。
尽管在这个环节他们用的时间过长,但是她们有序的分工、全新的投入学习让我震惊,她们做到了真正的尊重、谦让、倾听、互助。你看在教学自始至终,李老师一直轻声细语,引领孩子由浅入深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适时点拨并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我认为这就是我们倡导的理想中的课堂。
反观自己的课堂大多数学生不会求助,不会质疑。那么如何让孩子在小组合作时真正的达到同伴互助呢?我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1、在小组交流时,要让学生在听同伴汇报的过程中找不同,多问几个为什么,想法相同时,一起想想还有没有其他方法;2、老师平时深入到每个小组,指导学生在交流时怎样做;3、在小组成员搭配上下功夫,充分了解每个孩子。
接下来全班交流。正是因为李老师深挖教材、问题设计得合理,学生合作的有效,学习单上的问题游刃有余的就完成了。在全班汇报中,李老师关注到了学生朗读的指导,适实引导、温暖鼓励,学生读得入请入境。课上学生能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学生们敢想敢说敢做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敞开自己的心扉,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通过本课的观察,我受益颇多,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形式之一。它最大的特点是在于创设一个民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得轻松学的主动。整堂课李老师面带微笑,和蔼可亲,真正给孩子营造了一个安全、安静、安心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的投入学习,整节课65分钟,三年级的孩子没有一丝倦怠和不耐;看得出来这样的课堂让学生真正的充满热情,在这样的课堂氛围和老师的精心培养下相信这些孩子肯定会越来越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