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电池》公开课有感

(2016-12-26 16:36:07)
标签:

张嘉怡

化学

原电池

分类: 禺山高级中学

《原电池》公开课有感

化学131 张嘉怡 1305100053

今天我有幸听了冯爱萍老师上的课——原电池》,我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新课程要求教师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出多向思维和换角度思考的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形成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只有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开展思考和交流,引导学生多动脑、动口,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探究之中,才能切切实实地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本节课,老师围绕着个核心的问题展开教学:双液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精心地设计教学情境,巧妙地设置了一系列的环节

    从整节课来看,我认为老师的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较好地通过设计台阶式问题,降低了提问的难度,课堂的连续性较好。

、创设可视化的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巧妙地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学习小组动手摆弄卡纸模型,模拟双液原电池,指出原电池的正负极,模拟电子流动方向和溶液内部离子移动的方向。

通过学习小组讨论可以采用什么材料使图2连成通路?学习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得出实验方案后,再进行实验探究,并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十分注重知识的应用:

    设计【练习】根据下列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各设计一个电流持续稳定的原电池,写出电极反应式,画出实验装置图(装置图需要作出适当的标注)。

① Cu + 2Ag+ = Cu2+ + 2Ag            2Fe3+ + Cu = 2Fe2+ + Cu2+

    通过这个练习,很好的巩固这节课的目标——双液原电池的原理

    个人认为还能更好的地方有:

1、由于单液原电池的原理是必修2的内容,间隔时间比较长。尤其是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都忘记了,没有很好的强调,所以最后环节双液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不是令人满意。

2、学生之间互动评价不够,新课程强调对话,而且这个对话应该是多层次的。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完之后,让学生评评错在哪里这样,学生思维的火花就会被点燃,从而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做好组织、引导调控工作,也可以参与到交流之中去,最后老师要从原理上讲清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时间安排有待调整,最后【练习】学生完成不是很好,又没有时间评讲,对本节课目标没有很好的达成。最好在下节课做好点评,以便很好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