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中秋》主题班会

标签:
班会 |
分类: 班级活动 |
一、主持人导入主题
当时光的车轮撵过一道道深深的痕迹,留下金秋的收获;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团圆幸福的渴望,感受古圣先贤的中秋情怀。
我宣布三年四班“我们的节日—浓情中秋”主题班会正式开始。
二、了解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名称的来历】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中秋节的别名】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的传说】播放视频。
其实关于中秋的来历还有很多说法,有兴趣的同学下来也可以再了解了解。
【过渡】你知道中秋节有哪些习俗吗?
【总述】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每逢中秋夜都要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中秋赏月】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玩花灯】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中秋吃月饼】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中秋食物】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唐朝开始。北宋之时,该种饼被称为“宫饼”,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后来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也是对亲朋好友深深的思恋。月饼的品种已异彩纷呈,当前根据中国本土月饼和中西方饮食文华结合产生的新式月饼,将月饼非为两大类:传统月饼和非传统月饼。
【播放视频】魔法月饼
【月饼的种类各式各样】冰皮月饼:特点是饼皮无须烤,冷冻后进食。以透明的乳白色表皮为主,也有紫、绿、红、黄等颜色。
冰淇淋月饼:完全由冰淇淋做成,只是用的月饼的模子。
果蔬月饼:特点是馅料主要是果蔬,有哈密瓜、凤梨、荔枝、草莓等,又配以果汁或果酱。
海味月饼:是比较名贵的月饼,有鲍鱼、鱼翅、紫菜、鳐柱等。
纳凉月饼:是把百合、绿豆、茶水糅进月饼馅精制而成。
椰奶月饼:以鲜榨椰汁、淡奶及瓜果制成馅料。
三、中秋诗词
同学们,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中秋之夜,借月抒怀,留下许多不朽的诗句!【中秋诗词】
【播放视频】读、唱、朗诵
在古代月圆和月缺一般形容什么?悲欢离合天气好坏身体健康凶吉象征
【中秋节灯谜】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打一生活用品)我的身体细又长,头长白毛身上光。从来就爱讲卫生,天天嘴里走两趟(打一用具)青皮包白肉,像个大枕头,莫听名字冷,热天菜场有(打一植物)
四、结束语
http://s14/mw690/006yYodRzy7nTLS5lrn8d&690
http://s8/mw690/006yYodRzy7nTLSzxyL97&690
http://s10/mw690/006yYodRzy7nTLSQUL769&690
http://s4/mw690/006yYodRzy7nTLT80ev1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