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判断一个人的驾驶水平高低,不是光看驾龄的,更重要是看他有没有掌握五个关键要素,如果这五点要素他都能掌握,就算他的驾龄不长,那么驾驶水平也不会太低。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都有哪五个关键要素!
第一点、上车前会环绕车身观察一圈。
考过驾照的人都知道,在驾考的科目三考试中,就要求上车前必须环绕车身转一圈,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司机会做到这一点,上车之前环绕车身观察一圈其实是相当重要的。因为现在很多停车位都是露天的,在这种环境下,有很多小动物会在车底或者车轮下面休息,甚至会有一些小孩在车尾附近玩耍,如果你开的高大的SUV,车上又没有配置雷达系统,那么一旦倒车很可能会出现碰撞和碾压的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第二点、驾驶座椅是否调整正常。
驾驶座椅调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驾驶员的观察视线。新手司机为了能够更好地看清车头的情况,喜欢把座椅往前调整,这种坐姿会导致驾驶员握方向盘的姿势变成环抱,这都是在驾校学车留下来的坏习惯。实际上,这种坐姿是非常危险的,如果遇到突发状况,由于身体和方向盘贴得太近,会影响手部对方向盘的控制,从而导致转向不足或者不到位的情况发生。而且,长时间保持这种坐姿,会导致腰酸背痛腿抽筋,不适合长途驾驶。
第三点、油门、刹车的控制能力。
车子进入正常行驶状态,这时候要判断驾驶员的驾驶水平高低,就要看他对刹车、油门的控制能力了。一般新手司机对车距、车速以及刹车力度的掌控相对来说要差一些。
如果发现前方车辆有刹车减速、停车的迹象,后方车辆驾驶员的前半段刹车力度不够,或者是刹车时机太晚,那么会极大提高追尾事故的发生,或者影响乘客的乘坐体验。
简单来说,如果你开车喜欢大油门、重刹车,那么车子在加速或者制动方面确实会表现得比较好,但是舒适性就会大大降低,因为乘客会因为你的脚法导致身体前后晃动,非常的不舒服。
技术较好的司机都是缓加速、轻刹车,根据车距提前预算好加速或者刹车的距离,能够将整个过程的速度感尽量平均化,让乘客感到整个驾驶过程非常的平顺。
第四点、具有防御性驾驶能力。
什么叫防御性驾驶?防御性驾驶是指将驾驶习惯以及相关的驾驶技巧进行融合,从而形成一套简单实用的安全驾驶体系。与之相反的就是攻击性驾驶行为,例如超车、变道、转弯不打转向灯以及马路中间直接掉头等等。
防御性驾驶主要有两个要点:一是不主动引发交通事故;二是在它人犯了交规之后,自己能提前采取了规避措施,确保不会与对方发生交通事故,同时宽容对待对方的驾驶行为,不与其斗气。
具体来说,防御性驾驶是指转弯、变道、超车的时候,你别管前后是否有车辆,该打转向灯要打转向灯;遇到红绿灯路口,就算是绿灯也要提前减速通过;右转的时候要仔细观察左右后视镜有无非机动车或者行人,尽量减少因视觉盲区造成的意外事故发生;被他人加塞之后,千万不要与其斗气,自己正常驾驶,保障行车安全即可。
第五点、工具准备充分。
很多新手开车就只带一瓶水,或者什么都不带,每当有突发情况就不知道该怎么办。而老司机的车内都会准备一些应对突发情况的工具,比如:拖车绳,轮胎充气泵,搭电线等等。
当然老司机在舒适上也有追求,我们知道开车不但会犯困,还容易腰酸背痛。长期地坐在车前,又不能伸长一下或者是休息一下,想想就知道有多难受。尤其是腰椎,坐了一天,感觉就像是要断了一样。很多新手就都不知道有工具来帮助自己,只知道硬撑。而老司机,会购买一些车内物品来帮助自己,比如:车载电动按摩腰靠,坐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