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去世后,留下4000万两白银遗产,他的孙子李子嘉,分到1万亩良田、1片山场、1栋上海3层别墅,每月还能领500大洋零花钱。谁料,李子嘉最后一贫如洗,甚至跳河自尽,年仅43岁。
李鸿章作为清朝重臣,积累了大量财富,田产、房产和当铺遍及全国各地。
1901年,李鸿章去世,孙子李子嘉分到了很多财产。据书中记载,他有一片山场、1万多亩良田、一座上海3层洋房……
这只是李子嘉手上的不动产,还有大部分动产,在他的母亲那里保管着。而且,李子嘉每个月可以从银行领取500大洋作为零花钱。
家里从小帮李子嘉请了私人教师,给他最好的教育,但是,这么好的条件,并未将他培养成才,反倒养成他骄奢淫逸的行为作风。
李子嘉是典型的纨绔子弟,才10多岁的年纪,就开始去青楼寻花问柳,一旦看到自己喜欢的姑娘,就一郑千金。
因为他不缺钱,对钱没有概念,花钱大手大脚,毫无节制。
一次,他看中一个姓沈的花魁,然后重金将其买下,迎娶到家中,成了他的姨太太。
太太娶进门后,李子嘉每天和她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为博得美人欢心,他还请5个厨师,6个保姆一起轮番伺候她。
然而,有了太太的他仍然不满足,继续在灯红酒绿之地放纵自我。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果然,李子嘉染上了花柳病,病得萎靡不振。
身体不行,去不了青楼寻欢作乐,但他还是没有就此罢休,又迷上别的不良嗜好赌博。
李子嘉逢赌必输,输得越多,赌瘾就越大。那些陪他一起的,把他当成摇钱树,不断怂恿和刺激他,结果越输越来劲,越来劲输得越多。
他总在赌坊彻夜不归,加上身患恶疾,经常赌到昏迷过去,才被人抬着回家。
李子嘉手中的现金并不多,所以他每次豪赌,都是拿田产、房产当做筹码。
眼看手中的财产越来越少,钱只出不进,李子嘉终于有点慌了,开始思考怎么能赚钱,然后供自己继续挥霍。
他想到自己的爷爷李鸿章,既然爷爷能靠当官发家致富,自己当然也可以,何况家族里有关系好办事。
李鸿章是靠科举走上仕途的,李子嘉显然没有这个实力。那该如何是好?李子嘉转念一想:我虽然考试不行,但我可以直接买啊!
于是他脑袋一热,把李府的大花园送给一个高级军官,得到了一个团长的职位。
在他自鸣得意,以为即将名利双收时,他哥哥李厚甫认为,买来的官没什么用,根本不会有人买账,于是就出手阻拦,将李府大花园要了回来,李子嘉的“团长”当然也还了回去。
就这样,李子嘉人生中唯一一次,为事业而做的所有“努力”泡汤了,他又回到曾经那种坐吃山空、挥霍无度的日子里。
不久后,李子嘉的财产几乎挥霍完了。为了维持生计,因为李子嘉从小学过英文,母亲便给他介绍一份翻译官的工作。
这原本是一个好工作,每月工资收入也很可观,但李子嘉只做了三个月,就主动拍屁股走人了。
母亲问他为什么不干了,心高气傲的李子嘉回答说:“我只能让别人伺候,不能伺候别人。”
的确,从小被伺候的公子哥,怎么可能跟在别人身后伺候别人呢?
母亲拿他没办法,最后不愿再管他,一个人去了英国。而原本一直跟着李子嘉的沈太太,眼看家业衰败,也弃他而去。
李子嘉突然成了无人问津的孤家寡人,这时的李子嘉,终于知道什么叫穷困潦倒。
他没房住,没饭吃,只能靠着脸皮厚,先去东家蹭吃一顿,又去西家蹭住一晚。
1953年,李子嘉过了多年一穷二白、食不果腹的日子后,终于想起一个可以投靠的人。这人便是左宗棠的孙子左巨生。
曾经,他们的爷爷同朝为官,多少也有点交情。更重要的是,李子嘉阔绰的时候,借过十石米给落魄的左巨生。(一石大约30斤)
李子嘉找到左巨生后,问他能否还自己十石米,谁料,左巨生一脸为难地回答说:“我真还不起,要不你跟我一起过吧!”
没办法,李子嘉看着同样一贫如洗,只剩下一间破房子的左巨生点了点头。
从此以后,李子嘉便和左巨生住在一间破房子里,过着每天喝稀粥的穷苦日子。
这样的生活,对享乐惯的李子嘉来说,必然是度日如年的。有一天,他终于扛不住,决定自我了结。
他往河里扑通一跳,试图结束一切,却被人救了上来。
救上来后,他因为常年疾病缠身,身体虚弱,落水后又患上风寒,没几天便去世了,年仅43岁。
李子嘉去世后,左巨生因为没有钱安葬,只好通知他哥哥李厚甫来处理后事。结果,李厚甫仅用一张草席盖上,便不再理他。
回顾李子嘉这一生,实在令人唏嘘。很多时候,贫困能激发人向上,而过多的金钱,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反而会使人走向堕落。
贫贱不移,富贵不淫,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自古奋斗出英雄,从来纨绔多废柴,真因应了富不过三代这句老话。
道是什么?是宇宙万事万物的总源。从无到有,从有到盛,从盛而衰,物极必反,不断轮回。有邪道,有正道,正负阴阳永恒不变的道理!古人有云:子不如父,留之何用,子强与父,留之何用。所以年轻不抱怨父母没有能力,也不要自傲父母家财丰厚,重要的是正确认识自己,让自己成为强者,开采出心中无限的宝藏!
积金积银积财宝积产业不如行善积德积福,不如让儿孙从小开始学本领。黄家桉地师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