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四教:《蔚萝独对轩阅卷步韵》
(2020-05-21 09:28:28)
标签:
张四教研究 |
蔚萝〔1〕独对轩〔2〕阅卷步韵〔4〕
张 四 教
近年来,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每隔一段时间,就运用百度等互联网搜索引擎,全面搜索一次先祖张四教的相关信息,每每有收获,得到先祖的诗文或者线索。2020年5月19日,闲暇之余,进行了一次搜索,在《文采的博客》中发现了先祖的诗《蔚萝独对轩阅卷步韵》。为了校订诗文,登录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网站,在《云中郡志》卷十四《艺文志》中,又发现先祖的诗《蔚回宿西城是夜有孤崇》。于是,校点整理,予以发布,以飨读者。
先祖,清朝顺治六年(1649年)七月至顺治十年(1652年)五月,四十八岁至五十二岁时,任山西按察使司佥事、提学道。《云中郡新志序》,由中议大夫、分巡河东兼管盐法水利兵备道副使胡文烨,撰于顺治九年(1651年)四月。因此,上述两首诗应作于清朝顺治六年(1649年)七月至顺治九年(1651年)四月间。
劳劳〔4〕天末〔5〕自严〔6〕宣〔7〕,雄胜〔8〕忽从此地偏。
山不雷同〔9〕屏〔10〕客座〔11〕,松浮楼半黛朝烟〔12〕。
太空皎月尘声寂,玄度〔13〕清风〔14〕桃李鲜。
东望白云〔15〕何处是,凌晨萧〔16〕马膏〔17〕西軿〔18〕。
【注释】
〔1〕蔚萝: 蔚县。蔚县有萝山,又称蔚萝。蔚县古称蔚州,又名萝川,曾是古“燕云十六州”之一。殷商时期为古代国地,春秋属晋,战国归赵,秦时属代郡,北周宣帝时始置蔚州。唐朝会昌三年(843),蔚州属大同道。明朝洪武七年(1375),称蔚州卫,属大同府。清朝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改蔚州卫置蔚县,属宣化府。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蔚县归入蔚州。民国元年(1912年),蔚州属直隶省口北道。民国二年(1913年),改蔚州为蔚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划归察哈尔省。新中国成立后,蔚县归察哈尔省察南专属。1952年后,划归张家口专区隶属于河北省。1958年10月,撤销阳原县并入蔚县。同年11月,宣化县化稍营划归蔚县管辖。1961年7月,恢复阳原县、宣化县,蔚县则恢复现所辖范围。
〔2〕独对轩:位于蔚县,但具体地址不明。
〔3〕胡文烨:《云中郡志》,清朝顺治九年(1652年)刻本,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卷十四,《艺文志•题咏》,第33页。
〔4〕劳劳:辛劳,忙碌。唐元稹《送东川马逢侍御使回》诗:“流年等闲过,人世各劳劳。”
〔5〕天末: 天的尽头。指极远的地方。唐杜甫《天末怀李白》诗:“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6〕严:不放松,认真。
〔7〕宣:古代帝王的大室,古宫室名。此处当指蔚萝独对轩。
〔8〕雄胜: 指雄奇险要。
〔9〕雷同: 泛指相同。
〔10〕屏:形容山如屏风。
〔11〕客座:如客围座主人一旁。此处形容轩外山如屏风并立在旁。
〔12〕黛朝烟:青黑色的晨烟。
〔13〕玄度: 指所仰慕的清流名士。唐李颀《题璿公山池》诗:“此外俗尘都不染,唯餘 玄度 得相寻。”
〔14〕清风: 两袖清风,高洁的品格。明李贽《豫约·感慨平生》:“夫陶公清风千古,余又何人,敢称庶几。”
〔15〕白云:喻思亲。《旧唐书·狄仁杰传》:“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并州 ,登太行山 ,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 “
〔16〕萧:象声词,形容马叫声或风声,如“风萧萧兮易水寒”。
〔17〕膏(gào):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上。
〔18〕西軿: 古代一种有帷幔的车,多供妇女乘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