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拿着摄像机,我就这样出发了。经过不到一天的折腾,我来到了位于土耳其南部的一个叫尼济普的小镇,在这里,我要跟另外一名摄影师以及两名中国学生看望叙利亚的难民。
阿勒颇围城战的结束或许让外界误以为叙利亚战局已经开始趋于平静,实际上叙利亚境内的25支军事势力间的冲突仍在继续进行,仇恨仍在蔓延。回家对于已经逃离叙利亚的人来说也远非一个现实的选项;更为实际的问题毋宁选择在哪里安置自己与家人,开启新的生活。
△
加济安泰普(Gaziantep)是土耳其第六大城市,南部最大城市,靠近叙利亚边境,也是仍有人居住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可追溯到公元前3650年。我们来到了加济安泰普管辖的小镇——尼济普,这里的NGO组织为叙利亚难民开办了难民援助中心。
尼济普这个人口约为10万上下的小城市,在过去几年中一共接收了35000-40000左右的叙利亚难民。他们大多住在房屋而非集中管理的难民营中。国际社会与当地政府的救助活动可以基本保证难民们的温饱。土耳其本国的失业率已经高达12%,不少叙利亚难民为了获得工作只能打黑工;难民童工的现象也开始出现。然而,更多的难民实际上是处于失业的状态,因此而只能百无聊赖地消磨日子。
△
来机场接我们的Tara是一位中年美国女性,和我一样的短发,热情爽快。她是当地NGO的负责人,在此从事难民相关的工作。她来土耳其二十多年,来加济安泰普三个月,讲当地语言,过得颇为自在。她平日独居,与四只猫为伴,从朋友那里租来这套条件颇好的小公寓。一个美国人在这也算是稀罕事,再加上我们四个亚洲面孔,走出去也算是一道风景。
△
这座城市说不上发达也算不上萧瑟。因为去的次数多了,杂货店的老板也认得我们,请我们坐下来喝茶,邀晚上一同看足球赛;路上五个叽叽喳喳的少年看见我们又好奇又想示好,主动要我们给他们照相,站在一排笑起来都可爱俊朗;靠边停车走下来的妇女画很流行的高浓眉,戴大方框墨镜,着白色长衣,垮黑色皮包,没有戴头巾,一头黑短发,脸上带着莫妮卡·贝鲁奇式的冷漠表情走过。
这听上去与别处无异,但我总觉得缺少点什么。颜色。画面感。
我半个月前刚从摩洛哥回来,为那里的色彩艺术倾倒。或许是摩洛哥的格调太高,又或许是此处的色彩平平,衬出差别。这个城市不算明丽,给我的印象还有一种莫名的黯淡。街上往来车辆黑白灰,街道两旁建筑中规中矩。
△
当然我到此不过一日半,只在住处附近走了走,初印象而已。下午出门遇见三次卖氢气球的,其中一次一个少年站在马路边,手上攥了一捆心形的氢气球,红蓝银紫半朵云彩,十里拉(1土耳其里拉约2人民币)一个,是我印象中这个城市最鲜艳的颜色了。
△
我们探访叙利亚难民的旅程刚刚开始。每天发生的事情都在改变着我们对于难民问题的认知。
期待着明天的太阳和明天的故事。
世界说 X 米字工作室
吴 琪
发自 土耳其 尼济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