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赏析
(2017-05-26 16:10:51)
标签:
数学小学 |
分类: 新教育实验之教学案例赏析 |
教学案例一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赏析
周市华城美地小学
【案例】
1. 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
师:(课件演示例1情境)小明最近搬了新家,他和好朋友来到商场,挑中了这张书桌,想看看合不合适。同学们看桌子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一起读一下。(板书长度:5分米,4分米)
5分米是多长呢?(出示米尺)
看,这是一米,等于10分米,5分米是这么长,5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呢?
师:(板书:=)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说)
谁也能这样来说说?(谁能说的更好?)
生:说一说。
师:及时评价,领着学生一起说一说。
然后出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5分米是其中的5份,用分数表示就是十分之五米。请你这样说给同桌听。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5分米是其中的5份,用分数表示就是十分之五米。5/10米可以写成这样一个数,出示:0.5米。
一起读一读。很好。0.5就是一个小数,读作:零点五。
这就是一个小数,(板书)(指着小数点)这个小圆点就是小数点(板书)。举起右手写一遍,这个数读作——
生:书空再齐读。
师:5分米用米做单位,可以写成5/10米,它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5分米是其中的5份,用分数表示就是十分之五米,也就是0.5米。0.5米和5/10米的意义是一样的。
那么4分米用分数、小数表示分别是多少米呢?
生:回答。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回答。
师:哦,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4分米是其中的4份,用分数表示就是十分之四米,十分之四米就是零点四米,零点四米就是十分之四米。
板书:4分米=4/10米=0.4米,
我们一起读一读写一写0.4。
请学生书空并齐读。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5分米=5/10米=0.5米、4分米=4/10米=0.4米。那么1分米、3分米等等用米作单位可以怎样写呢?
师:(出示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一一出示)
这把米尺长一米,平均分成了10份,平均每1份就是1分米。1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十分之一米写成小数就是——0.1米。
随机板书:1分米=1/10米=0.1米
那么3分米是指的哪一段的长呢?用分数、小数怎么表示?
其他的你也会填写吗?
生:填写后交流。(板书:3分米=3/10米=0.3米,……)
师: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等式,老师读一遍,那十分之七米?十分之八米呢?你发现什么规律?相互交流一下。
生:同桌讨论。
师:组织交流。
生:(引导发现)几分米等于十分之几米等于零点几米。
师:对,十分之几米,都可以写成零点几米,零点几米就表示十分之几米。(板书:十分之几米就等于零点几米)
(2)迁移类推,丰富认识 。
师:通过研究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十分之几米就是零点几米,那你能根据“元”和“角”之间的关系填写下面的表格吗?(出示表格,包括2角、3角、5角。)
生:合作尝试,然后交流。
师:针对第一个回答问:2角=2/10元你是怎么想的?
课件出示:第一个连等式。
交流完毕,给予肯定后复述两行追问:那3角呢?5角呢?
课件整理出三个连等式,问:刚才我们发现了十分之几米就是零点几米,那从这里我们又能发现什么规律?
(冷场就让讨论老师巡视,有学生举手就让他回答。)
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几角是十分之几元,也就是零点几元。然后板书(盖在第一个连等式上):十分之几元就等于零点几元。(齐读,)
过渡:通过研究分米和米、角和元的关系,我们初步认识了一些小数,下面的图形中又有哪些小数呢?
(3)数形结合,加深认识
师: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你能先用分数,再用小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吗?
生:独立练习,集体交流。
师:引导说出理由。强调: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表示其中的3份就是3/10,3/10又可以写成0.3。
追问:那这个呢?(不问为什么了)
(指着第一个正方形):老师在这个正方形中还发现了一个小数,知道是多少吗?
生:0.7。
师:表示哪一部分?为什么空白部分是0.7?另两个正方形里的空白部分分别是多少?
师:(课件整理出3/10=0.3、5/10=0.5、7/10=0.7)仔细观察这些分数和小数,有什么发现?
生:交流,揭示:十分之几就等于零点几,零点几就表示十分之几。
师:对了,十分之几就等于零点几,零点几就表示十分之几。板书:十分之几就等于零点几。
【分析】
小数的含义和读写是苏教2011课标板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为今后系统学习小数的只是打下基础,同时小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是小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知识。
三年级学生已经在生活中见到很多小数,在他们的头脑中已有比较感性的意识,但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小数,也是数的概念的又一次扩展,同时也完整了小学阶段的知识体系,也为之后小数的四则运算打好基础,是新旧知识呈现出层层递增、系统安排的体系,顺应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