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7-03-03 19:13:36)分类: 一年级语文教案 |
|
|
||
|
|||
1.学会本课生字,了解生字组成词语的大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大意,在朗读、感悟中想像诗中描绘的情景。 3.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农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的美好感情。 |
|||
熟读成诵,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
|||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篇的语言美,情景美。 |
|||
一、播放课件,初识意境。 师:今天老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优美的乐曲,同时观赏老师为你们作的画,好吗?(师放古筝乐,按诗句描绘的景物顺序展现画面) 1、整幅诗课文插图 2、草长莺飞 3、拂堤杨柳 4、水泽散发的雾气 5、儿童欢乐放风筝 6、回归整幅诗文插图 问: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景致?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我国清朝诗人,高鼎坐在他居住的草堂内看到此情此景,仅用了四句话就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村居》课件演示古诗内容,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文,感知意境。 1、释题:在乡村居住,作者高鼎,清朝人,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2、听录音读。 3、自由读,要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读后检查。 4、出示生字卡片。 问: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宝宝。 5、指导书写,生描红、临写。 6、指导朗读、正音。 三、细读诗文,感受意境。 1、请同学边读边观看画面,哪些词的意思自己理解,还有哪些不懂的词语,分别做上记号。 2、分小组交流,在组内提不懂之处,依靠大家的力量解决问题。 3、根据你对诗文的理解,能说一说诗文的大意吗? 四、吟诵诗文,品评意境。 五、赏读诗文,进入意境。 六、欣赏画画,升华意境。 1、回放课件,生齐诵诗文。 2、诗人写出了我们儿童生活的乐趣,你喜欢这首诗吗? 看画面,练背诵。 七、拓展作业,张扬个性。 1、把《村居》这首诗描写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同学听。 2、为古诗配画。 3、吟唱诗。 |
|||
4村居 反思: |
|||
|
|||
|
|
||
|
|||
1、认识“要求会认的字,会写要求会写的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中的牧童机灵可爱、天真可爱的形象。体会牧童的愉悦心情,想象捕蝉时的反应机敏,感受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
|
||
熟读成诵,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
|
||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篇的语言美,情景美。 |
|
||
一、由画入诗,理解诗题。 1、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中午,诗人袁枚走在乡野的林阴小路上,不觉一幅画面进入他的视线。(板书:画播放牧童骑牛图) 2、谁说一说,怎样的画面? 3、正是这一幅普通的生活画面被诗人袁枚瞬间定格,从而演绎成一首诗(板书:诗),题目是——所见 4、问:你对诗题是怎么理解的? 二、由诗入画,体会内蕴。 (一)赏牧童骑牛图: 1、诗人究竟如何表现所见的?请大家自由读2—3遍,字音正确,停顿得当。(播放古诗) 2、指名读。(字正腔圆,推荐给大家一种读诗的好方法——缓缓地读) 3、齐读一遍,共同感受一下。 4、诗人所见是怎样的牧童呢?(课件呈现前两句)同桌间相互议一议,括号中可填什么字,放入句中怎样理解?(师进入学生讨论间倾听指导) 5、诗中的留白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此时,一个什么样的牧童豁然呈现于眼前? (二)鉴牧童捕蝉图: 1、就在这旷野中,林阴下,小小牧童骑着牛,就这样旁若无人地唱着,就这样陶然自在地唱着,如云行天际,如水流山野。忽然歌声停止,这是为何呢?(播放后两句) 2、齐读后两句。 3、其中你最欣赏诗人用的哪个字或词?为什么? 4、细嚼慢品,女声读(小荷已露尖尖角)男生读(一山更比一山高) 5、诗人写此诗,想表现或表达什么? 三、同题拓展,积累古诗。 四、创作实践,提升表达。 1、其实,我们多彩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画面可以入诗,请你做回小诗人,以观察到的儿童生活的某个画面为内容,创作一首小诗。(播放课件,播放背景音乐) 2、学生创作诗歌。 3、诗歌展示。 |
|
||
所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五、国学学习
|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唱歌曲。
2、认识本课10个生字。
3、感受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美好,懂得珍惜幸福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诗句的理解,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班班通
一、激趣导入,引入“快乐读书屋”
师:同学们,在节假日的时候我们去过很多公园和旅游景点,在那里你们划过船吗?(有些同学划过)你划船的地方美吗?划船时候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
师:老师也划过船,那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而且我还学会了一首歌曲,听:放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播放部分)
这首歌的名字叫做《让我们荡起双桨》,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快乐读书屋一起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领读一遍)
二、指导阅读,赏析课文
(一)指导阅读
1、听了这首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呢?(学生汇报)
2、下面就请同学们自渎课文,要求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读熟练。
3、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学生汇报)
4、老师在刚才读文的时候遇到了一些拦路的“词老虎”,谁能帮助老师解决困难?(出示幻灯片、指名读、领读)
5、老师范读,学生指读,把圈画的字词解决
6、请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在读一便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标出小节序号。
7、指名读
(二)赏读课文
1、这篇课文有几小节(4小节)
2、谁愿意来读一便第一小节
①通过读第一小节,你都观察到了哪些景色?(白塔、绿树、红墙)
这个小节里有一个动词,请用你的火眼金睛找出来。(推)为什么说小船推开波浪呢,它又没有手?(对了,是拟人的写法)你能用拟人的方法来说句话吗? [=www.xxJXSJ.cn_小学教学设计网+}
②看,我们推着波浪,映在水里的白塔遥遥摆摆,嫩绿的树枝在风中飘拂,红的耀眼的墙,真是让我们心情舒畅啊,那就请同学们用这种舒畅的心情来读一读吧。(自由读、指名读1-2人)
③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没弄清楚,第一句中的“我们”指的是谁?(少先队员),从哪里看出来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三小节,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学习,任选一小节读一读,在说说你都收获了什么。
④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3、小组汇报学习方式及收获。
①当学生汇报第二小节时,(各小组可以参与、帮助)提问:1。从哪里看出“我们”是少先队员的?2。你们组能找出描写少先队员心情的词语吗?(愉快)3。鱼儿怎么会悄悄地听我们唱歌呢?(拟人,我们的歌声很动听)
②少先队员们是那么的愉快,把小鱼都感染了,你们能出这种语气吗,请另外的小组读。
③当学生汇报第三小节时,请小组介绍采用什么方式在小组里读课文的(齐读、分别读或其他),提问:1。在我们做各项活动游戏之前要先完成什么?(作业)这样才会让我们玩的更欢乐。
同学们生活的多么幸福啊,是谁给了你们幸福的生活呢?(父母、老师、家人及所有关爱我们成长的人)请同学们为自己的幸福生活来朗诵这一段吧。
小组读。
(三)拓展延深
1、再次欣赏歌曲,可以照者课文跟着唱。
2、布置收集各类活动照片,说一说活动的过程及心情,以加深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的理解。
反思:
1、通过训练,让学生学会作客的一些基本礼仪:来到主人家门口要做到敲门或按门铃;见到主人时要主动打招呼;受到主人的招待时要说谢谢;跟主人告别时要说再见。
2、培养学生与别人交谈时自然大方、有礼貌的态度与习惯。
3、鼓励学生树立表达的自信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作客的一些基本礼仪,培养与人交往的一些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交际的自信心,学会自然大方、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教学准备:
班班通、创设情境用的道具
教学过程:
一、在愉快的音乐声中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喜欢交朋友吗?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一个或多个好朋友吧?朋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快乐,就让我们一起找找好朋友吧!
(播放儿歌《找朋友》,师生随着音乐边唱边做动作。)
2、有了好朋友,我们就应该经常来往呀!到别人家去作客就是与人交往的一种方式。小朋友们,以前爸爸、妈妈带你们到亲戚、朋友家去作过客吗?
(板书:作客)
你们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
(指名说)
3、(出示女孩图)
看,这位小朋友叫小红。今天,她到同学小华家去作客,她又该怎么做、怎么说呢?
二、在情境中练习交际
1、小红去小华家作客时,老师悄悄给她拍了几张照片。
(出示四幅图)
你们看,这几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呢?
(指名说)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到主人家门口时,见到主人时,受到主人招待时,跟主人告别时)
2、如果你就是小红,当时你会怎么做、怎么说呢?选择其中一幅图,四人小组讨论。
3、交流。
(相机板书一些礼貌用语:你好、谢谢、请、再见等)
4、练习表演:找一个合作伙伴,一个当小红,一个当小华,选择其中一幅图表演。
5、指名表演,师生评议。
6、(播放录像)
看看录像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7、把四幅图的内容连起来演一演,和刚才录像中的小朋友比一比谁演得好。
⑴师生对演。
⑵指名表演。
⑶找合作伙伴换角色演。
三、在拓展延伸中形成能力
1、小结:通过刚才的表演,你知道到别人家去作客要注意些什么?
2、小朋友,我们学会了如何到同学家去作客。
(板书:学会)
平时,你们还会到谁的家里作客呢?(外婆家、邻居家、老师家……)
3、根据不同的作客情境,分小组练习表演。
4、推选代表表演,师生评议,颁发“最佳表演奖”。
四、在实际生活中提高能力
下次到别人家去作客时,用上你今天学到的本领吧!
反思:
语文七色光二
教学重点:
播放课件:美丽的太阳光芒四射。太阳公公一边走一边把光芒洒向大地,它看到了我们美丽的学校、可爱的小朋友,还看到了我们的“语文七色光”乐园。乐园里有什么呢?大家想不想和太阳公公一起去游园啊?那就让我们快快走进“语文七色光”,看谁在游园过程中收获最大。(板书课题)
二、情境激趣练一练。
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大屏幕出示狐狸图片)看,小狐狸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字谜,请听好:一张大嘴四方方,里面空空无家当。(板书“口”字)
“口”字在田字格中千变万化,会变魔术。不信你看:“口”在上面可成“足”;“口”在下面可成“石”;“口”在中间又成了“中”;“口”在左面能变成“叶”;“口”在右面变成“加”……(课件出示,引导学生发现)
1.“口”字在另一个字中占不同位置时,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后再说说,总结规律。)
2.“口”字添上几笔还能变成哪些新字?
(1)把想到的字写在田字本上。
(2)同桌交流,看谁记得多。
(3)实物投影展示其中几本作业,并领读。
三、游戏激趣多积累。
(出示小松鼠的图片)
看,小松鼠给大家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在课外参加过哪些活动?能不能写出活动名称?(能写出汉字最好,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1.指名写活动名称。
2.领读,开火车读。
3.同学们的课外活动真丰富呀!今天我们把课外活动带入课堂,来玩猜词游戏好不好?
(2)其他同学读词并记住每组猜对了几个词。
(3)用词语卡片奖励优胜组。
四、小结。
同学们,在和太阳公公游园的过程中,我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回答了小狐狸和小松鼠的问题,还认识了好多汉字和词语朋友,真棒!课后,我们和更多的汉字宝宝交朋友,多参加课外活动,好不好?
语文七色光二
叶、吧、叹、吐、叫、听
圆、困、园、图、国、团
合、吉、后、名、各、告
回、四、
语文七色光二
一、快乐阅读知常识。
看到大家这么聪明,学得这么有趣、这么高兴,小白兔也不甘示弱,蹦蹦跳跳地带着礼物跑来了,让我们一起来快乐地读一读吧。
1.大屏幕出示“知识窗”的内容和画面。
2.学生借助拼音读短文,比一比看谁读得认真。
3.交流汇报读文后的收获。
4.师生共同交流一些青少年预防近视的知识。
二、动手实践练表达。
1.这是什么呀?这个课程表!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好,我们先来自由读短文,明确短文中提出的要求。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要求:
(1)自己制作。
(2)用画、剪、贴等方法。
(3)根据人物讲故事。
让我们先来欣赏课前同学们画的或搜集到的课程表。(实物投影展示)拿出你准备的纸,开始制作吧。做的时候,可以参考其他人的,可以画、剪、写。遇到困难,可以向其他同学请教。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组内互相看看,互相提问题,互相交流。
5.制作完成后,在黑板上展示图片卡。
教师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课程表展示,其余的图片全班参观。
6.边看边说,你最喜欢哪一幅,提问题互相交流。
三、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随太阳公公一起游览了“语文七色光”乐园,你有哪些收获呢?(指名谈收获)是啊,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一些保护视力的知识,还用我们灵巧的双手制作了精美的课程表。希望大家能把这件事讲给亲人、朋友听,让他们也分享你的快乐!
语文七色光二
看电视的时候,不要离电视机太近
大家一起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