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乡之路》:美国行:蒲花情结
(2022-04-03 10:01:52)106. 美国行:蒲花情结
虽然我有过留英的经历,还有许多美国好朋友,对出国没有原先那种神秘感了,但是,我在飞往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航班上还是充满好奇。
贝宁顿学院坐落在美国东北角一座小镇郊区,三面环山,景色迷人。该学院办学规模不大,教职员工上百名,学生七八百,前几年学校处于萎缩态势,自从这位持哈佛大学双博士学位的科尔曼(Coleman)女校长上任后,她进行了大力度的教学改革,以专业通融、学生评教选课等办学特色给学校注入了发展新动能。我到校当天恰逢全校教师大会,有幸受到了校长为我举行的简短欢迎仪式。大概是因为我当时还在国内外语学院第二届院长任上,会后,校长在她办公室礼节性地接待了我,我们还简单地交流了普通高校办学理念。我吃惊地发现她坚信普通高校的教育以“普通”和“动手能力”为关键词。因此她上任不久就在音乐、雕塑和文学等系里解雇了一批只会动嘴的“理论家”,聘请了一些有社会影响的歌手、雕塑家、作家和诗人进课堂。我因此有幸旁听了英语语言文学系散文家斯蒂文(Stephen Sandy)和获普里斯(Pulitzer)和国家图书(National Book)等奖的女诗人玛丽(Mary Oliver)开设的文学课。不过,校长也因此官司缠身(那些被解雇的教师集体状告新校长),轰动了媒体,闻名于全美。
校方安排我免费住在校园独栋别墅招待所,门前一大片草坪,再往前就是一长排高树界林;从窗户朝后看远山点点幽;旁边就是一个清澈的大池塘。当我来到池塘边,我非常吃惊地看到了一丛丛蒲草,这与我们村前沼泽地里的蒲草一摸一样,还开着蒲花,就是我奶奶生前特别喜欢采集晒干后晚上为我熏蚊的那种蒲花。这可是在地球的另一边啊!正值中秋夜,在远离现代工业的山区明月又使我想起小时候家乡的中秋满月!世纪之交,国内经济腾飞,但是空气却遭严重污染,因此,我发现美国的月亮不比国内的圆,肯定比国内的亮。我在久违的月光下,坐在池塘边冥思遐想着;这时我最想告知此情此景的亲人就是久别的奶奶。她一生很少跨出过村子,我要告诉她,在很远很远的国度里也有蒲花。奶奶一定不知道很远很远到底有多远,但是,我幻觉到奶奶又捏着冒烟的蒲花、咧着没牙的瘪嘴、眯着丹凤眼、朝我咯咯大笑, 以当年不落帝国维多利亚女王的霸气昭告天下,凡有蒲花的地方都有奶奶的护佑!
第二天上午,我踏上“没走过的路(The Road Not Taken)”沿着“这些我知道是谁家的树林(Whose woods these are I think I know)”去贝宁顿公墓(The Old Bennington Cemetery) 找到了美国诗人R.佛洛斯特(Robert Frost)的墓地,膜拜了这位我最喜欢的美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