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们去看《卖花姑娘》
标签:
朝鲜电影卖花姑娘卖花歌淮阴骑车 |
分类: 宝应往事拾零 |
在网上看到一条提问:说出一部电影的名字,证明你不再年轻。
我想了想,虽然五六十年前我看过许多电影,也有不少是很经典的,但有一部电影却是特别难忘的。因为我们为了看这部电影,曾经骑着自行车行了一百多里从宝应到淮阴,相信我们这个年纪的人都知道这部电影。这电影便是《卖花姑娘》。
1972年时,朝鲜电影《卖花姑娘》在中国大陆上映,一时风靡。
我们还在农村插队,就听说这部电影在大城市放了,看得人热泪盈眶。有人看了一遍再看第二遍,手帕(宝应人叫手巾捏子)湿了一条又一条。那时除了《地道战》《地雷战》,没有几部可看的电影。
首先是那首主题曲流行起来,在知青中传唱开来。那时在云南的胡启政还给我寄来了这首歌的歌谱。“小小姑娘,清早起床,提着花蓝上市场,穿过大街走进小巷,卖花卖花声声唱……”的歌声到达可以听到。
当时宝应的大众电影院还没有放映《卖花姑娘》,可听说淮阴已经在放映了。于是我们就有了去淮阴看这电影的念头。
几个人一商量,决定骑自行车去。我记得当时有我,朱小成、许福祖和张艾玲夫妇(他们当时结婚不久),还有张艾玲的弟弟张洪和他的女朋友,另外有谁记不清楚了。当时的自行车都是借来的,所以达不到每人一辆,还有人坐在后面。这样骑起来就不可能太快了,好像我骑的一辆是旧车,很吃力。
我们是上午出发的,骑行了大约四个小时,中午左右到达淮阴,当时是清江市。到了才知道,票不是好买的,早说预售一空了。弄得不好要白跑一趟。幸亏张艾玲说她有个熟悉的人在淮阴的一个剧团,可能文化单位的人都认识,也许搞得到票。于是我们又去打她这位朋友。
总算苍天不负有心人,这位朋友帮我们搞到了几张晚上七点钟的票。我们下午到淮阴街上转了转,马马虎虎吃了点东西就早早在电影院门口等。
电影还是不错的,但我并没有像传说的那样涕泪交流,只是感到心情很沉重。其他的人也没有湿了几条手巾捏子,当然女孩子总会流下一些辛酸泪的。
等我们看完电影已经九点多了,我们又骑上车子踏上归程。好像那天是有点月亮的,应该是下弦月。大家很兴奋,没有丝毫的倦意,一路说笑着,回味着电影的情节。我们骑到一个闸口时还休息了一会儿,过了几天听说,也是宝应的人骑自行车到淮阴看《卖花姑娘》,回来时栽到这闸下边遇难了。
我们一路上没有看到过人和车,到了宝应已经是深夜两三点钟了。但倒在床上,还是很久不能入睡。无论是在这以前还是能后,我都没有因为看一部电影而如此激动过。
“你看过《卖花姑娘》吗?我们骑车子到淮阴去看过!”一度时期,这次看《卖花姑娘》的经历成为年轻的我们吹牛炫耀的资本。
时间过得真快,倏尔五十年过去了,电影的内容已经没有太深的印象了,那歌也只能哼两三句了,但那骑车去淮阴的经过,还记忆犹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