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分享(1)---高中生学习内驱动力激发途径
(2016-12-01 08:57:39)
标签:
广东省中小学名班主任张良其工作室内驱动力黄立国 |
分类: 成员、学员风采 |
高中生学习内驱动力激发途径
韶关市第一中学
高中是人生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之一。由于年龄的特殊性,高中生逐步步入成年人的角色。他们的认知逐步成熟,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个性,更会激发自己对于社会的认知和选择。高中阶段的教师只能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领路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自己,因此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高中生出现了许多诸如放弃学习、被迫学习等不良现象。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必须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让他们主动学习,热爱学习,从学习中寻找快乐。
一、设定合理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人生不能没有目标,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如无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学习也是如此。没有目标,没有梦想,学生就会得过且过,越来越懒散。设立了目标,学生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对于目标的设立要合理,将期望值设置在合适的水平,像摘苹果一样,让他们跳一跳才能摘到苹果。不要要求太低,伸手就能得到“苹果”,学生就会没兴趣;又要确保这个目标是学生跳一跳能碰到的,否则他们就会失去信心。
每学期之初,我都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填写一份人生规划书,一直到高中毕业,并在每学期结束,反观人生目标的落实情况,并给与适当的鼓励和奖励。在日常管理中,通过开展一系列与人生目标、理想有关的主题班会、演讲活动等,激发学生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恰当施以教育影响,帮助学生树立目标,达成目标,实现人生规划。
二、重视情感教育,激发内在动力
情感教育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当的教育来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情感的需要,从而促进学生的思想情感的升华和学习效果的提升。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趋于成熟,加强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首先,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非智力因素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而情感教育则是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的重要手段。再者,情感教育能促进教学以及师生的共同交流进步。总之,情感教育可以使师生之间形成一个真诚的、理解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让学生在不断的自我激励和自我培养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发展智慧。因此通过情感化教育,在教师强大的人格力量影响下,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健康的个性品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使学习行为得到改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
三、强化责任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责任是道德的核心,有责任心的人才会有所担当。有担当的人会主动去提升自己。因此,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必须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让他们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的未来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要努力做一个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有贡献的人。这种责任意识的培养会极大地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策划一系列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比如:“我的学习我负责”“感恩父母,我有责任努力学习”等主题活动,并可以通过班会、演讲、升旗仪式等,营造责任教育的氛围,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严格要求自己,并把责任意识化为学习动力。
另外,教师也是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也可以通过正视自己、提升自己来触动和引领学生,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
一、营造良好的公平公正的教育教学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倡导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和传播者,更应成为学生心灵的引导者,学习生活的参与者、点拨者。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天性,让他们的个性得到极大的发挥,使他们对学习充满期待和热情。
二、热爱学生,感悟学生的内心
做教师首先需要爱心,不仅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还要用真爱去关心每一个学生,用爱去引领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爱去发现每个学生品德、学习、生活上的闪光点,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给他们以温暖和自信,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努力转变教师角色,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学生,同时也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体验参与、主动学习,这样就会得到学生的喜爱。除了爱心,教师还要有责任感,有责任感的人才是值得依赖的人。一个有教育责任感的教师,对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规划,做事就会认真负责,就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投入学生是可以感知的,他们也会用爱和投入来回报。
三、精心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我个人觉得,教师在学习上不要大包大揽,但是在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这方面要有意识的作为。学生要鼓励,要给他成功的体验,培养他们的成就感。有成就感才会有兴趣。要培养学生自主、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我提倡学生之间的讨论互助。自己学会的东西,教别人一遍,自己领会的更深,而且讨论可以产生新思路新方法。所以,讨论的结果是双赢的,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意识也能得到培养。
四、师生定位准确,和谐共进
教师应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信息的咨询者。真正的教育就是要启迪学生的智慧,影响学生的心灵成长,参与心灵世界的构建。因此教师需起到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思维进展,完成思维的构建。教师的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决定着学生的兴趣浓淡、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因此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只有双方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