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博历年真题解析、考博参考书、考博流程

(2017-02-26 10:36:50)
标签:

北京大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博导介绍

外国语学院

分类: 考博
育明教育考研考博致力于北京地区高校的考研考博专业课课程辅导,辅导学员人数及辅导成绩连续多年稳居第一。育明学校深厚的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研考博成功的保障。专业课的复习育明教育针对专业课的复习是一对一的模式,致力于为学员提供优质的服务,靠的就是实力和口碑。
<更多真题资料辅导咨询企鹅号:1378330584;16495741092;Apple:前187中1023后6213(WeChat);其中2016年录取的博士学生里面有2名是育明学员;2015年同样是2名学员;...>http://s11/mw690/006yGh4Czy76xntRQBs6a&690

2017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招生信息
(一)北大博士招生信息:
北大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采用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三种招生方式,择优录取。但是在2017年有一些变动注意信息:
1、培养方式:
2017 年,北京大学所有院系均采用“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
“申请-考核制”分初审和复试两阶段进行,由学院(系、所、中心)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负责组织;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还须加试(笔试)思想政治理论(人文、社科类加试科目为哲学,理工科类加试科目为自然辩证法)和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
2、学习方式:
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全日制(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下“高级教育行政管理方向”是非全日制);
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非全日制;
3、学习年限:
(硕士学位考博:)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 4 年;
(同等学力考博:)获得学士学位申请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 5 年;
(硕博连读考博:)硕博连读研究生,硕士、博士两个学习阶段基本年限不低于 5 年。
4、报名时间:
报名时间从 2016 年 10 月中旬开始,届时详见博士研究生报名公告.
网上报名时间:2016 年 10 月 21 日 12:00 至 12 月 15 日 12:00,全天受理。
报名材料接收时间:校本部接收材料的截止时间为 2017 年 1 月 16 日 17:00(院系有特殊说明的,请按照院系要求在其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相关材料)。报考医学部的考生请按医学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要求寄(送)报考材料。
5、报名提交材料:
注:各种所需下载表格均可在北京大学研究生学院招生网下载。
6、报名费用:
参加“申请-考核制”招生的报名者,需缴纳报名费每人次 200 元,于北京 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中网上支付。报名费用不予退还。申请直博者按照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规定交费。

(二)外国语学院
博士招生院系:外国语学院(仅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所属学科门类:文学
所属一级学科:
0501中国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502外国语言文学(其余均属这个一级学科)
招生专业:11个方向

外国语学院博士招生人数:
2017年计划招生人数:33人(不接受直博人数);
2016年招生人数:32人(外加2名留学生);
2015年招生人数:33人(外加8名留学生);
2014年招生人数:35人(外加3名留学生)
2013年招生人数:33人;

第1个方向: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1.(全日制)世界文学
02.(全日制)跨文化研究
03.(全日制)西方诗学与比较诗学
04.(全日制)俄语文学与世界文化关系
历年招生录取人数:
2016年录取3人;
2015年录取4人;
2014年录取3人;
2013年录取3人;

(三)2016年报录比情况解析:
2016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大学一共196人参加报名,初审通过142人。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共59人报名,初审通过59人;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共18人报名,初审通过11人;
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共10人报名,初审通过6人;
法语语言文学专业共5人报名,初审通过3人;
德语语言文学专业共8人报名,初审通过8人;
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共21人报名,初审通过6人;
印度语言文学专业共10人报名,初审通过6人;
阿拉伯语言文学专业共4人报名,初审通过4人;
亚非语言文学专业共31人报名,初审通过10人;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共30人报名,初审通过29人;
分析:根据数据分析报名和通过初审的人数来看,初审通过比例为1:1.5左右;但是看这个录取与初审通过比例为1:4.5左右;所以对于考生来说,初审通过也不一定能被录取,还需要自己的面试表达成绩,所以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要注重提前初审材料的准备,还要注意面试表达的能力。

育明教育小徐老师针对北大外国学院考博解析:
1、2016年开始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实行“申请—审核制”,与以往的考试制有所不同,“申请制”不代表不考试,也不代表考试不重要,最终决定能否被录取的还是考试成绩,材料审核成绩不计入最终排名。
2、北大外国语考博的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总的报名与录取比例为1:4-1:5;但是具体到每一个小方向,这个报录比还会有所不同,有的小方向会达到1:10左右;
3、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考博初审英语分数相差不至于太大,并不计入总成绩核算中,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要想最终录取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4、北大外国语学院考博平均每年会有缺考率,大约在15%左右;201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一共196人参加报名,初审通过142人。所以说不是你提交了材料,就可以初审通过的,评审老师会根据你的材料进行打分排名。
5、考生总成绩包括两部分(即复审专业课的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复审专业课的笔试成绩所占权重为50%,面试成绩所占权重为50%。
6、面试要求:形式以口试为主,面试内容主要是(1) 考生自我介绍:学历、工作经历、研究方向、科研成果及其主要成就等;(2) 现场回答专业问题;(3) 用外语回答有关提问;

(四)考博推荐参考书:
参考书: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原理新编》,乐黛云,北京大学出版社
  《比较文学概论》,杨乃乔,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北京大学出版社
  《西方文学理论史》,董学文,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艺学美学方法论》,王岳川、胡经之,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学批评理论史》,张少康,北京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史》,郑克鲁,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北京大学出版社
<关于参考书的复习 参考书籍比较多 内容偏多我们有专业的老师会把专业课的内容进行压缩重点突出 会提供相应的考博重点趋势 就重点难点出题趋势进行讲解是学生备考路上的指明灯备考学生可以随时咨询>
(五)考博外语的复习:
考博英语复习中首先会面临三个挑战:
1、英语基础问题:如果你是应届生立志考博,连贯的学习使你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但考博英语所需的7000~8000的词汇量还是很多学员需要下大力气去完成的。而如果你是在职人员考博,你所需要付出的辛苦和努力就会比别人更多。
2、三无问题:考博学员在英语复习上面临没有大纲、没有统一教材、没有量化的词汇表,这样的三无问题,就使学员复习变得比较茫然。

(六)专业课的复习:
关于考博专业课方面的复习备考,“信息”和“方向”是最重要的。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另外,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一般专业课每科有4-5道大题,考试时间各3小时,会有十几页答题纸,整个的答题和书写量是非常大的。考生在专业课复习中仅仅有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对真题最权威最正统的解析,两相印证才能够把握导师出题的重点、范围以及更加偏重哪一类的答案。
  第四,导师的信息。导师的著作、研究方向、研究课题、近期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另外就是为研究生们上课所用的课件笔记和讨论的话题。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初复试出题的考察重点。同时这些信息也是我们选择导师的时候的参照依据,当然选择导师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还应当考虑到导师的研究水平、课题能力、对待学生的态度和福利等等。
  第五,时事热点话题分析。博士生导师在选择博士的时候会一般都会偏重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热点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在初试和复试中都有体现。近几年的真题中都会有1—2道题是联系实际的热点分析。所以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就应单多阅读一些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权威的期刊上面“大牛们”都在关心、探讨什么话题,以及一些时事热点问题能不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来加以解释解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