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微流体和微流控芯片异同与联系
(2017-02-07 16:27:15)
标签:
微流控芯片 |
什么是微流体?
微流体概念自从20世纪80年代(1980s)被提出以后,就已经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纳米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等多学科工程产生巨大影响,且将在生物医学的领域继续扩大范围和下游相关的应用程序。例如,多路复用、自动化和高通量筛选等生物医学和研究应用过程。
什么是微流控芯片?
该设备被称为“微流控芯片”,是利用常规的平面加工工艺(光刻、腐蚀等)在硅、玻璃上制作的,或是在有机材料上印制、成型出微结构的“软光刻”微加工方法而成。
微流控分析芯片最初在美国被称为“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在欧洲被称为“微整合分析芯片”(micrototal analytical systems),它是微流控技术(Microfluidics)实现的主要平台,可以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在“微流控芯片”系统上,有着体积轻巧、使用样品及试剂量少,且反应速度快、可大量平行处理及可即用即弃等优点。
微流控技术的一些比较知名的应用包括:喷墨打印头(inkjet printheads)、芯片实验室系统(lab-on-a-chip systems)、毒素或病原体的生物传感器(biosens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