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阅读)教师读书应怎么读
(2019-04-10 15:55:29)
标签:
教师读书 |
分类: 老师教育 |
己有什么收获,也没有看出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有什么帮助,这是为什么?
读书了,就开始成长了,只要教师书读得多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就快要达成了。其实,
这是对教师读书的一个误读。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一点毋容置疑。
但是并不是只要读书就可以获得专业发展,这里边其实涉及到读书的一个最基本的命题:
怎么读?
首先,你要读出一根桩。
教师读书并不是为了消遣,而是一种专业阅读。专业阅读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提高自
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但是,现在很多教师的阅读没有
目标、没有计划、没有选择,往往是摸着什么读什么,碰到什么看什么。文学、哲学、
古典历史,只要是文字不加辨别,不加分析,一股脑地揽在怀里“孜孜不倦”,看起来
读得很热闹,实则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收获。这种散养式的读书,只是在读而已,算不
上是专业阅读。
真正的专业阅读必须要有一根支撑阅读的“桩”,这根“阅读桩”的形成是一个漫
长的阅读历程。对于教师来讲,首先要阅读的自然是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比如,你
是学科教师,那就要熟读本学科的专业书籍;你若是班主任,自然就要读些班级管理方
面的著作;你若是学校管理者,自然就要阅读与学校管理有关的作品。当然,这样的阅
读是一个窄阅读,目的是通过这种专一的阅读,为教师的职业发展积淀出必需的专业素
养。当专业书籍读到一定的程度,就要开始阅读普适的教育经典和教育理论书籍,目的
就是把“阅读桩”的根基做大做强,以丰厚的教育基本理论稳固专业阅读之桩。
其次,你要读出一个圈。
一旦你的阅读桩牢固地立了起来,你的阅读就有了稳定的主题,就有了灵气和灵魂。
在你的内心里,已经形成了一个阅读的支柱,你的意识和精神就会被这根桩所牢牢吸引,
你所有的阅读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聚在了桩的周围。换句话说,你就有了阅读的自我立场。
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抛开“为教育而读教育”的局促,开始随心所欲的“乱”读了。
文学、哲学、武侠、悬疑等等,只要你喜欢的,都可以成为你阅读的对象。因为你阅读
的根基已经稳定下来,这些看似杂乱的阅读就不再“杂”,更不会显得“乱”,而是都有
了一个朝向,朝向你立下的那根阅读之桩:哲学也许不再是哲学而是教育,音乐也许不
再是音乐而是教育的情怀,卡耐基不再是经济大鳄而是巨型教育导师,老子不再是老子
而是班级管理之道,《论语》不再是《论语》而是为师的一种境界„„
跳出教育看教育,丰富的不仅是你的阅读视野,更重要的是你正在一点点聚拢一个
阅读圈。这个圈的核心是你立起的那根阅读桩,你所有的阅读,不管是文学的、历史的,
其实都成了教育,至少是被你读成了教育。
再次,你要读出一个我。
书是别人写的,但是你必须读出自己来。一个优秀的读书人不是为了顺从别人的思
维,不是为了嫁接别人的智慧,不是为了做知识的储蓄罐,不是为了做别人的传话筒。
那些动辄全篇引用别人的语言,动辄整篇堆砌专家论点的人,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因为他们失去了自我。
阅读的真正意义,是把别人的经验与自己的实践结合起来,理顺、吸收并转化成自
己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用别人的智慧帮助自己构建自我。一种失去了自我的阅读,
其实只是在观看他人的热闹,热闹过后仍然是无限的冷清。这也许就是读了很多书,却
没有提高、没有收获的原因吧。
读书之事没有什么需要绝对遵循的东西,但是立下自己的读书之桩,并在不断的阅
读中不失去自我,这或许就是一个读书人应该记住的吧!
前一篇:课堂教学名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