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创新作业设计说明
(2018-01-15 11:01:09)《圆的面积》创新作业设计说明
作业设计的依据与意图: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各种形式的的习题设计,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同时强化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习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还对数学思想进行了渗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趣味性和提高性有特色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数学教师应给每个学生挑选适合于他的问题,不追求解题数量,让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成功。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在设计作业时,根据学生和课程特点,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前提,按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需求设计分层作业,给每一位学生提供思考、创造和成功的机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我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三个层次,作业布置体现“少、精、全”。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作业A,A组题为聪明题,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适合优秀生。中等生可选择作业B,B组题为综合拓展题,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为目标,适合中等生。稍差生可选择作业C,C组题为基本题,重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适合“学困生分层作业难度适宜,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自定作业不再有困难。即使有困难,努力一下子,也能较快完成,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此项作业设计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同时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要点、积极思考,提高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给不同层面学生出不同层次问题自主练习的全新形式,能彻底还课堂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而且保证C层学生多练基础题,适当做实际应用题;B层学生深入思考拓展题,促进中等学生的进步;A层学生主动提高创新,拓展知识面。确保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学习的尊严和信心,这是课堂追求的最高境界。基础练习题的设计,使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一个全面的回顾和自我检测,看看自己对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多少,真正起到一个自我检测的作用。课外扩展题的设计,让学生真正感到,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真实感受,从而对学生学习更有兴趣,学习积极性会更高。提高练习题的设计,让班内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对所学知识得到充分的展示,也充分挖掘这部分学生的潜力,让他们向更高一个层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