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4节气之第5个节气——清明

(2018-04-08 16:24:51)
分类: 心得笔记
http://s14/mw690/006ynOPwzy7jwEGtqcBad&690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中文名
清明节
英文名
Tomb-Sweeping Day
节日时间
一般在公历4月5日前后,春分后第15日
节日类型
中国传统节日
流行地区
中国、越南、朝鲜,华人生活区域
节日起源
祭祀
节日活动
禁火扫墓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
节日意义
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
起    
山西绵山
前一个节气
春分
后一个节气
谷雨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谚说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其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被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节令食品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部分地区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青团又称清明饼棉菜馍糍茨壳粿清明粑艾叶粑粑艾糍清明果菠菠粿清明粿艾叶糍粑艾粄艾草糕清明团子暖菇包艾草青团清明团子等等。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春风拂煦清明节,踏青祭祖念先人。清明扫墓祭祀,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留下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庭共同记忆,促进家庭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二十四节气表


春季 立春(2月3-5日交节) 雨水(2月18-20日交节) 惊蛰(3月5-7日交节)
春分(3月20-22日交节) 清明(4月4-6日交节) 谷雨(4月19-21日交节)
夏季 立夏(5月5-7日交节) 小满(5月20-22日交节) 芒种(6月5-7日交节)
夏至(6月21-22日交节) 小暑(7月6-8日交节) 大暑(7月22-24日交节)
立秋(8月7-9日交节) 处暑(8月22-24日交节) 白露(9月7-9日交节)
秋分(9月22-24日交节) 寒露(10月8-9日交节) 霜降(10月23-24日交节)
冬季 立冬(11月7-8日交节) 小雪(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12月6-8日交节)
冬至(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1月5-7日交节) 大寒(1月20-21日交节)

(资料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