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大夏大学到华东师范大学,一座校园的前世今生

(2018-12-20 17:04:47)
分类: 养厨美电武教景演视

长人北京的博客

 转载-大夏大学到华东师范大学,一座校园的前世今生 (2016-08-23 07:00:00)
http://s13/mw690/003xsZBhzy6WaaX2EKEcc&690

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枣阳路校门

       华东师范大学(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东师大”,是教育部与上海市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http://s4/mw690/003xsZBhzy6WabRqLm3b3&690
共青场

http://s16/mw690/003xsZBhzy6Wab2ltH97f&690
华东师范大学脑科学研究中心

http://s8/mw690/003xsZBhzy6Wab6OQ6337&690脑科学研究中心应是上世纪50年代的建筑,楼门朝东。

http://s8/mw690/003xsZBhzy6Wabb4uy367&690
计算机楼

http://s14/mw690/003xsZBhzy6WabdpJrD8d&690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于195110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和圣约翰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1972年,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合并,改名上海师范大学。1980年,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校名。19971998年,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教育学院和上海第二教育学院先后并入。


http://s7/mw690/003xsZBhzy6Wabh6hNA46&690华东师范大学现有闵行、中山北路两个校区。

http://s7/mw690/003xsZBhzy6WabjmPVc46&690
毛主席挥手向东方,毛泽东塑像后面是物理馆、地理馆、生物馆。
       毛主席像于1967年落成,身高7.1米,象征中共七一诞辰,总高12.26米,象征毛泽东的生辰12月26日。

http://s5/mw690/003xsZBhzy6WabrryII54&690
       物理馆、地理馆、生物馆,落成于1954年12月,工字型布局,砖混结构中式建筑,中部四层,其余三层。

http://s2/mw690/003xsZBhzy6WabtFAch31&690

http://s13/mw690/003xsZBhzy6Wac0adxW1c&690

http://s4/mw690/003xsZBhzy6Wac2gU0Pb3&690

http://s6/mw690/003xsZBhzy6WacUwTYN15&690

http://s7/mw690/003xsZBhzy6WabxU4rY46&690


http://s1/mw690/003xsZBhzy6WacnOjyo80&690
化学馆,落成于1954年2月。

 

http://s11/mw690/003xsZBhzy6WacFZ1X4fa&690
数学馆,挂牌华东师大软件学院  潘云鹤

 
 
       办公楼建于1952年,砖混结构,二层楼房,建筑面积1452平方米,建成后连接原大夏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楼用作学校行政办公楼。

 
http://s6/mw690/003xsZBhzy6WaeuVwc545&690
办公楼的西楼是原大夏大学化学实验楼

http://s14/mw690/003xsZBhzy6WadRDW1f2d&690
办公楼的西楼,砖混结构二层楼房,建筑面积758平方米,清水红砖外墙。
      办公楼的东楼原大夏大学生物实验楼,砖混结构二层楼房,建筑面积841平方米,清水红砖外墙,与化学实验楼东西并列,相距数十米,两座楼建成于抗战之前。

http://s8/mw690/003xsZBhzy6Wakm37cr67&690
办公楼的东楼,现挂牌“王元化研究中心”。
       王元化(1920-2008),毕业于大夏大学,著名学者、思想家、文艺理论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http://s15/mw690/003xsZBhzy6WadKWMFwbe&690

http://s7/mw690/003xsZBhzy6Wakj5TcGf6&690

http://s3/mw690/003xsZBhzy6Walsseps22&690

http://s11/mw690/003xsZBhzy6WakdGEYyca&690
大夏亭

http://s6/mw690/003xsZBhzy6WakfzTi515&690
大夏亭,孔德成题字。

 孔德成:字玉汝,号达生。是孔子的第77代嫡长孙。袭封31代衍圣公(最后一代衍圣公)、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辅仁大学、东吴大学、中兴大学教授,曾任台湾地区考试院”院长等职。是台湾唯一的世袭官员,他唯一的工作就是每年在孔子诞辰纪念日,负责参加台北孔庙的祭典。


http://s10/mw690/003xsZBhzy6WaeAWOGl39&690

http://s2/mw690/003xsZBhzy6Wak9JUGJ61&690

http://s4/mw690/003xsZBhzy6WadMULWX23&690
图书馆(逸夫楼)

http://s13/mw690/003xsZBhzy6WahUWR7mac&690

思群堂始建于1946年,位于丽娃河畔,群贤堂(文史楼)旁。

 

http://s13/mw690/003xsZBhzy6WahWXvEo6c&690

       思群堂,砖木结构一层,建筑面积646平方米,清水红砖外墙,有简介的线条装饰,主入口饰四棵多立克柱。


http://s7/mw690/003xsZBhzy6WahYRO7k06&690
  1944年冬,日军进犯黔南,大夏大学三迁赤水,校董会第一任董事长兼校长王伯群因迁校劳累成疾,于同年12月逝世于重庆。

       日本投降后,大夏师生于1946年夏由赤水迁回阔别八年的上海,并在原校址复课。为纪念已故校长王伯群,在丽娃河畔修建思群堂

      大夏大学是1924年由因学潮从厦门大学脱离出来的部分教师、学生在上海发起创办的一所私立大学。大夏以自强不息为校训,倡导苦教、苦干、苦学的三苦精神。马君武、王伯群、欧元怀先后担任大夏大学校长。

http://s9/mw690/003xsZBhzy6WakNydII08&690
  丽娃河畔,这栋白色的3层欧式小楼是校内最古老的建筑原大夏大学群贤堂,又称文史楼。

  群贤堂在这里接纳了一大批的文人学士,为今后华师大的思想修养奠定了基础。吕思勉、施蛰存、王元化、许杰、徐中玉、钱谷融等一大批人文科学的泰斗都曾在这里执教。鲁迅也曾在文史楼的二楼平台发表过演讲。这为群贤堂的学术气氛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http://s14/mw690/003xsZBhzy6WajtKbzD4d&690
大夏大学曾被誉为东方的哥伦比亚大学,知名校友:郭沫若、田汉、徐志摩。

http://s5/mw690/003xsZBhzy6WaiHKIqo94&690
大夏大学共办学27年,先后就读的学生近20000名,完成学业毕业者6000余人。

http://s1/mw690/003xsZBhzy6WaiJYcA820&690
       解放以后,1952年秋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大夏大学文、理科相关院系被并入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在大夏大学中山北路校址上与光华大学相关院系建立华东师大时,由大夏大学移交给华东师大的校舍,共计建筑面积17606平米。

http://s3/mw690/003xsZBhzy6WajrbXVM62&690

老匾额上的群贤堂展示了一种历史的积淀

 

  群贤堂,19308月建成,钢混框架结构三层,面阔21米,进深6米,建筑面积3643平方米;入口门廊通高两层,以并列四根爱奥尼克柱支撑。


http://s6/mw690/003xsZBhzy6WajwCWnH95&690

http://s13/mw690/003xsZBhzy6Wajz0rUw6c&690

群贤堂立面对称,竖五段布局,中间和两边凸出。


http://s7/mw690/003xsZBhzy6WajB4ERwe6&690
群贤堂方形门窗,窗间和转角皆有方形壁柱。
http://s5/mw690/003xsZBhzy6WajVWnjK04&690

群贤堂平顶设栏杆式女儿墙,檐口有多层线脚;银灰水泥墙面。

 

http://s10/mw690/003xsZBhzy6WakE0nOh09&690

群贤堂



华夏路,代表组成华东师范大学的光华大学和大夏大学。

http://s1/mw690/003xsZBhzy6WXNDTwd200&690

 光华大学创办于1925年。当时上海圣约翰大学及附中师生,为声援五卅运动,与校方激烈冲突,集体宣誓离校后创办了中国人自己的大学——私立光华大学。光华大学以培养高尚人格,激发国家观念为宗旨,提倡读书运动与爱国运动并进。胡适、钱钟书、徐志摩、潘光旦、罗隆基、王造时、章乃器等著名学者执教。

 光华大学建校26载,曾入校就读的学生共14000余人,毕业生总计4000余人,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知名校友:周有光、钱钟书、吕思勉、汪道涵、周而复、赵家璧、储安平等。光华大学校址几经变迁,其中1927-1937年位于大西路的旧校址,今为东华大学延安西路校区。


http://s1/mw690/003xsZBhzy6Wan1hveU40&690

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中山北路校门

华东师范大学校徽

1. 标志以两字以及校树水杉作为基础造型元素。

2. 在寓意华东师范大学的同时另含深意;

 :该校前身大夏大学、光华大学校名中均有华夏之意,旨在继承;

 :中国东部,世界东方之意。

3. 水杉形象的融入,寓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4. 标志以汉字作造型元素,立意凸显东方属性,寓意弘扬东方文明。


照片拍摄于2015年10月3日下午,介绍文字整理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