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还是干扰》读书心得
(2023-09-25 14:40:11)分类: 读后感 |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常有这样的困惑:孩子玩游戏的时候需不需要我的参与?什么时候介入合适?他们会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我该怎么提问呢……以上种种问题也曾困扰着我许久,而有一本书的出现,为我打开“师幼互动”的这扇门,我也在一次次揣摩阅读理解中,不断反思日常与幼儿的互动,逐渐学习与成长。《互动与干扰》这本书从教师有效互动的重要性、什么是有效互动、如何和孩子们开展有效的互动以及有效互动的策略选择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解读。通过阅读,我清晰地认识了“互动”与“干扰”的区别,对于在游戏中做到“如何不干预幼儿的游戏”有了进一步的思考。有效的互动不仅可以引导孩子更加自在且舒适地游戏,也可以帮助教师建立温暖的关系、更好地了解儿童等。
一、如何界定“互动”和“干扰”
二、谁在主导学习
“儿童主导的学习和教师主导的学习不是竞争关系。对儿童来说,缺少其中任何一种形式的学习都会导致学习经验不足。”与教师一起学习和独立学习不仅对儿童有价直,对教师来说也有很大的价值。和儿童一起学习时,教师获得了第一手经验,他们能够清楚地知道儿童是如何学习的、哪里可能会遇到困难或成产生误解。当儿童独立学习时,教师有时间观察儿童在没有帮助的情况况下能独自做到什么、仍然需要哪些支持或鼓励。
所以,我觉得与教师一起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学习经验在幼儿教育环境中都有一席之地。两种学习经验不是一种好而另一种不好,或者一种适合儿童发展而另一种不适合。有准备的教师要理解这一点,并为特定的活动、情境或儿童选择其中最有效的一种或两种结合使用。教师主导的学习经验+儿童主导的学习经验=最佳学习。
儿童需要机会来发起活动和追随自己的兴趣,但是在这些由儿童发起和主导的活动中,教师并不是被动的。同样,在教师发起和主导的一起学习活动中,儿童也应该积极参与和响应。教师在这两种活动中都会帮助和支持儿童的学习。
而区分与确定谁在主导学习是教师决定如何回应儿童以及如何与儿童互动的关键方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