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苏州评弹对提高幼儿说唱技巧的研究”研究方案
(2018-03-08 12:55:58)
标签:
教育 |
分类: 研究方案 |
一、研究背景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长期居住的乡土,对儿童的发展具有优先、深厚的影响,乡土知识、乡土情感是幼儿发展和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分析我国目前幼儿教育改革的现状,跟随社会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进入城镇,为了更好的教育学习,在幼儿园阶段就鼓励幼儿学讲普通话。这样的结果便是忽视了苏州本地文化的传授,不仅幼儿的语言表达与周围生活环境日渐疏离,同时幼儿对自己家乡的本土特色文化缺少认知。
针对这种情况,我园结合现有资源和地区优势,开展学习苏州评弹的活动,幼儿在专业指导和教师带领下,说唱苏州评弹和苏州童谣,发展成独具特色的园所文化。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苏州评弹: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是采用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语徒口讲说表演的传统曲艺说书形式。(本课题重点研究幼儿说唱苏州评弹和苏州童谣。)
2、说唱技巧:幼儿用准确的节奏和音调说唱的能力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长期居住的乡土,对儿童的发展具有优先、深厚的影响,乡土知识、乡土情感是幼儿发展和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分析我国目前幼儿教育改革的现状,跟随社会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进入城镇,为了更好的教育学习,在幼儿园阶段就鼓励幼儿学讲普通话。这样的结果便是忽视了本地文化的传授,不仅幼儿的语言表达与周围生活环境日渐疏离,同时幼儿对自己家乡的本土特色文化缺少认知。所以,我们要通过多方努力,使本园的学习苏州评弹活动在有充分的准备、人员管理下,持续、有效地进行,进而促进和拓展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本课题研究价值:
(1)这一课题的研究对于我们关注苏州本地悠久历史文化的遗产的传承以及丰富幼儿教育活动,提高幼儿说唱技巧,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2)课题的研究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促进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我园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尤其是在教师的指导能力,课程整合的意识的不断增强,优化和改进了教师的教育方式和行为。
(3)我们探索适合幼儿发展的整合课程,是以学习苏州评弹的活动为突破口,提倡本土文化教育的特色,让幼儿对家乡的苏州评弹文化有更多认识和了解,为幼儿充满个性健康成长,营造优化的环境和提供充足的条件,促使幼儿从小获得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创新之处:
研究整合后的课程活动体现了对原有课程的提升和创新,更独具我园的苏州地方特色和教育特色。它体现了一种观念的转变,一种视角的切换,一种操作方法的更新。这一变化反映了幼儿教育不仅是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关注了解幼儿发展的原生态,适时加以教育引导,让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是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也迎合了时代发展所需。
四、理论依据
传承苏州评弹文化活动不仅符合《纲要》的精神,而且也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和做中学的理论。
1、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强调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反对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因此以学习苏州童谣为基础的苏州评弹活动是以日常的生活为中心基础开展的教育。
2、做中学理论:它强调活动中应引导幼儿结合实际生活,让幼儿充分体验、感知、系统学习,从而发展幼儿热爱自己家乡文化。我园地处苏州市区,拥有很深的语言群众基础。幼儿对苏州童谣有一定的了解,讲述的经验能力相对好。传承苏州评弹文化活动是让幼儿在自我实际生活中尝试后再系统补充学习的活动。
五、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研究目标:
1、收集、改编各类苏州评弹、民间童谣,整理出不同年龄段幼儿适合开展的具体活动,积累幼儿园园本教材,进一步凸显幼儿园办园特色。
2、提高教师对“苏州地方文化”、“幼儿生活教育”等理论的认识水平,进一步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将理念更好地落实到教育教学行为中去。
3、通过开展“说唱苏州评弹”、“说唱方言童谣”、“学弹琵琶”等多种的活动形式,提升幼儿说唱技巧和能力,发展幼儿艺术表现力、其他综合能力,爱家乡的情感。
研究内容:
1、
研究重点:
1、研究如何以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为突破口,在学习苏州评弹活动中拓展幼儿艺术表现能力。
2、研究传承苏州评弹文化活动和课程的有机整合。
3、有效开发园内传承苏州评弹文化的环境资源。
六、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思路:
1、整体规划,符合实际
为此,我们还应对本次学习活动进行一个整体的规划。
(1)符合幼儿生活实际
(2)根据幼儿的特点
幼儿的实际水平。
2、分层管理,明确职责
我们明确职责,任务到人,使学习苏州评弹活动得到更好的管理。园长负责课题活动的指导和督促;办公室主任负责指导课题活动的具体实施工作;后勤主任为课题活动的开展和实施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从而保证课题研究活动常规化、有序化的良好氛围。
3、尊重幼儿,取精去糟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我们要尊重幼儿的想法,选择一部分幼儿最常见、最感兴趣的话题内容进行学习,还应根据教学需要学习不同类型的童谣,已维持幼儿的兴趣及探究欲望。其中包括学习弹琵琶,辅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和学习苏州方言童谣。
研究过程:
我园的课题研究经历了认识分析、探讨研究、总结积累三个阶段。
一)认识分析的准备阶段
1、搜集整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作好立项申报工作的初步计划。
2、开题论证、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教育理论,学习科学研究的操作方法。
3、建立汇报交流和研讨制度。
二)探讨研究的过程阶段
这一阶段是课题研究的主体阶段,我们主要围绕四方面研究内容进行有目的有针对的策略研究。
1、分层次按计划全面实施研究的各项内容,并对实施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和调控;
2、定期组织课题开展情况工作交流、专题研讨及阶段成果汇报观摩活动;
3、搜集典型个案材料及活动方案材料;对孩子的观察记录进行分析、整理
4、坚持过程分析、讨论,及时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方案进行修改调整。
三)整理提炼的总结阶段
汇集过程资料、经验总结。
这一阶段主要是梳理汇集研究的教材、案例、论文、图片、演出资料等成果资料,写好结题报告和各子课题总结。
1、后期的验证、分析工作;
2、整理资料、分析归纳过程性材料;
3、形成研究成果,,收集整理课题研究材料,汇编园本教材,举行公开观摩活动和结题报告会,完成课题研究任务,作好结题准备,撰写研究报告。
研究方法:
前期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观察法,对目前幼儿传承苏州评弹文化活动研究领域的现状进行分析;中后期即主要采用观察法、行动研究法,以及在某些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等方法。1.调查观察法。运用拍照、摄像、文字记录等形式,在幼儿学习苏州评弹的过程中及时观察记录幼儿的说唱能力和行为表现,对其语言和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并提出教育措施,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苏州方言童谣活动。
2.行动研究法。通过对幼儿说唱技巧的观察、测试,建立档案等,不断修改完善苏州评弹教学方法,开展学习苏州评弹对提高幼儿说唱技巧的研究。
3.文献研究法。多查阅相关历史资料,丰富教师的经验知识。通过对苏州方言的深入研究,选择苏州方言中可实施的教育活动内容运用到我园的课题研究和幼儿教育中来。
在教师方面,撰写相关的教学论文,教育随笔,并能获奖或者发表。能经常针对幼儿行为习惯做出讨论、研究,寻求较好的解决方案。
在幼儿方面,通过支持幼儿说唱苏州评弹,创设安全的心里分为,渐渐培养良好的说唱技巧和能力,提高艺术表现力。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申报本课题的老师均是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老师,虽然是两名年轻教师,但是也有过一年教学经验。她们虚心好学,认真专研,不断充实着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同时,我园订阅了和课题相关的学术期刊,有《学前教育研究》、《早期教育》、《幼儿教育》、《新课程研究》《3——6岁幼儿发展指南》等,这些期刊、杂志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