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智周辉:聚焦核心技术创新,避免盲目研发投入
2022-09-26 16:07:11
标签: 技术创新 技术管理 融智咨询 周辉
— 01 —
技术创新的误区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来自外部竞争的压力不断增加,为了追求持续增长,越来越多企业提高了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度,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自主技术研发活动,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但是融智在辅导企业进行系统管理改革的过程中发现,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经常会陷入以下误区:
研发投入并不一定和结果成正比,特别是对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来说,研发上的巨额投入往往会造成现金流的捉襟见肘,以至带来巨额亏损,甚至造成企业的破产。
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现金流和利润,因此企业
并不是技术越多越好,而是越具有核心技术越好。
— 02
—
如何识别核心技术
企业应当通过核心技术管理(CTM)进行技术树梳理,对技术进行分类,通常我们将技术分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通用技术、一般技术四类,各类技术定义如下:
图:技术分类模型
1.
核心技术:
企业在一段时间内领先于竞争对手的独有技术,并且在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关键技术
2.
关键技术:
在产品开发中占据关键地位或在关键路径上的技术,它是不可缺少的,但不一定是独有的甚至不一定是领先的
3.
一般技术:
普通技术,有多种替换路径
4.
通用技术:
形成了使用标准的一般技术
核心技术是企业在一段时间内领先于竞争对手的独有技术,并且在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关键技术。而一般技术和通用技术是有多种替换路径,不一定带来产品竞争力的提高的普通技术,耗资源,无竞争力提升。
如何识别核心技术呢?评价核心技术有以下六大要素:
1. 独有性:领先于竞争对手的独有性
2. 竞争性:该技术所产生的独特功能是产品的主要竞争要素如功能和性能,成本降低,周期缩短,客户容易使用,可维护,使用成本低,质量稳定等
3. 可拦截性:一段时间内竞争对手跟不上
4. 不可替代性:一段时间内没有替代技术
5. 可管理和可保护:有专利和竞业协议保护,形成了知识产权甚至标准
6. 产生价值:能大大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和实际效益
— 03
—
技术创新的主要策略
技术分类清晰以后,融智强调针对不同类型的技术采用不同的策略,特别是要做好核心技术管理工作,技术创新策略如下:
1. 进行做技术规划,培育和强化核心技术。
在技术规划中首先对领先的核心技术实行加强投入的策略,确保核心技术的持续研发。对待培育的核心技术实施立体研发策略。
2. 对核心技术必须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与别的公司进行合作开发技术,涉及核心技术,要么对该技术进行绝对进行控股,要么知识产权归自己所有。同时,对核心技术相关人员要签署竞业协议、保密协议和知识产权归属协议。同时,加快核心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认证,对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员任职资格实行高密度认证。
3. 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允许预研,一般技术、通用技术不允许预
研。
技术外包时要进行严格的评审,避免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外包。针对一般技术、通用技术最好采取合作外包的方式,当然,将一般技术、通用技术组合成技术平台,此平台具有竞争力,也可成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一部分,因此,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人员鼓励纵向发展,一般技术和通用技术的人员鼓励横向发展。
— 04
—
结语
我们要不断追问:
这项技术能够支撑产品的卖点吗?
这项技术能够确保产品的竞争力吗?
这项技术能够给企业创造价值、带来利润吗?
技术是越多越好吗?
现在不是一个技术稀缺的年代,
技术并不是越多越好。对于企业而言,
只有支撑产品的卖点,确保产品的竞争力和利润才是技术创新的目标。
(本文节选自周辉《产品研发管理》第七章,电子工业出版社)
——来源:融智IPD及增量绩效创新论坛(ID:rdmu2005)
融智官微
融智周辉:聚焦核心技术创新,避免盲目研发投入
— 01 —
技术创新的误区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来自外部竞争的压力不断增加,为了追求持续增长,越来越多企业提高了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度,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自主技术研发活动,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但是融智在辅导企业进行系统管理改革的过程中发现,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经常会陷入以下误区:
盲目扩大研发中心规模,导致企业的现金流压力沉重;
过分追求技术多样化,忽视技术的作用是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技术不分类,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往往是一般技术和通用技术。
研发投入并不一定和结果成正比,特别是对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来说,研发上的巨额投入往往会造成现金流的捉襟见肘,以至带来巨额亏损,甚至造成企业的破产。
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现金流和利润,因此企业
并不是技术越多越好,而是越具有核心技术越好。
— 02 —
如何识别核心技术
企业应当通过核心技术管理(CTM)进行技术树梳理,对技术进行分类,通常我们将技术分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通用技术、一般技术四类,各类技术定义如下:
1. 核心技术:
企业在一段时间内领先于竞争对手的独有技术,并且在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关键技术
2. 关键技术:
在产品开发中占据关键地位或在关键路径上的技术,它是不可缺少的,但不一定是独有的甚至不一定是领先的
3. 一般技术:
普通技术,有多种替换路径
4. 通用技术:
形成了使用标准的一般技术
核心技术是企业在一段时间内领先于竞争对手的独有技术,并且在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关键技术。而一般技术和通用技术是有多种替换路径,不一定带来产品竞争力的提高的普通技术,耗资源,无竞争力提升。
如何识别核心技术呢?评价核心技术有以下六大要素:
1. 独有性:领先于竞争对手的独有性
2. 竞争性:该技术所产生的独特功能是产品的主要竞争要素如功能和性能,成本降低,周期缩短,客户容易使用,可维护,使用成本低,质量稳定等
3. 可拦截性:一段时间内竞争对手跟不上
4. 不可替代性:一段时间内没有替代技术
5. 可管理和可保护:有专利和竞业协议保护,形成了知识产权甚至标准
6. 产生价值:能大大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和实际效益
— 03 —
技术创新的主要策略
技术分类清晰以后,融智强调针对不同类型的技术采用不同的策略,特别是要做好核心技术管理工作,技术创新策略如下:
1. 进行做技术规划,培育和强化核心技术。
在技术规划中首先对领先的核心技术实行加强投入的策略,确保核心技术的持续研发。对待培育的核心技术实施立体研发策略。
2. 对核心技术必须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如果与别的公司进行合作开发技术,涉及核心技术,要么对该技术进行绝对进行控股,要么知识产权归自己所有。同时,对核心技术相关人员要签署竞业协议、保密协议和知识产权归属协议。同时,加快核心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认证,对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员任职资格实行高密度认证。
3. 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允许预研,一般技术、通用技术不允许预
研。
技术外包时要进行严格的评审,避免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外包。针对一般技术、通用技术最好采取合作外包的方式,当然,将一般技术、通用技术组合成技术平台,此平台具有竞争力,也可成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一部分,因此,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人员鼓励纵向发展,一般技术和通用技术的人员鼓励横向发展。
— 04 —
结语
我们要不断追问:
这项技术能够支撑产品的卖点吗?
这项技术能够确保产品的竞争力吗?
这项技术能够给企业创造价值、带来利润吗?
技术是越多越好吗?
现在不是一个技术稀缺的年代,
技术并不是越多越好。对于企业而言,
只有支撑产品的卖点,确保产品的竞争力和利润才是技术创新的目标。
(本文节选自周辉《产品研发管理》第七章,电子工业出版社)
——来源:融智IPD及增量绩效创新论坛(ID:rdmu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