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智周辉:构建CBB及产品平台是企业发展必由之路

2022-08-23 14:47:46
标签: 技术创新 融智咨询 周辉

 

—  01 —

CBB、货架及平台的定义

今天的企业,没有规模大小之分,只有发展快慢之分和成本高低之分!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多元化经营,扩展多个客户群。这时为了快速满足多个客户群的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公共共享平台和技术平台。

在公共共享平台的基础上加入客户个性化的部件和组件,在不影响客户差异的前提下,尽量共享公共部件,快速、高质量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构建CBB及产品平台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图1:企业产品平台的发展历程


企业要构建CBB及产品平台,首先要建立公共基础模块,同时建立技术货架和产品货架,明确货架产品,建立产品成熟度的评估标准,建立鼓励平台形成和使用的激励机制。

关于公共基础模块、货架、货架产品、平台的定义及相互关系如下:

1. 公共基础模块(Common Building Blocks,CBB):指在不同产品、系统之间共用的零部件、模块、技术及其他相关的设计成果。

2. 货架:是将公司的所有产品和技术按照一定的层级结构统一管理起来,以利于产品开发时方便地共享以前的成果。不同层次或级别的产品或技术都是货架的一部分,在产品开发设计时就可以参考货架上的产品和技术,看哪些是能够直接应用的,这样就能方便地、最大程度地实现共享,减少重复开发造成的浪费。

3. 货架产品:是指成熟度达到一定程度(例如小批量)以上的CBB就可以上到货架上,成为货架产品。

4. 平台:是指一系列货架产品在各层级上的集合。

产品开发、CBB、货架和平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2:产品开发、CBB、货架和平台关系图


—  02—

产品平台带来的好处

CBB和平台有区别,平台产品是经过成熟度评估并有大量市场应用的CBB。成熟度评估分为五级:原理样机、工程样机、小批量、批量、转生产。

原理样机属于预研,工程样机属于产品开发,原则上大量共享的CBB应进行平台开发。如果大量共享产品平台,将会给企业带来大量的好处:

1. 平台中的通用技术和基础构件被大量共享,公司用于平台建设的投资获得了充分的保护,新的产品系列开发只需在平台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特性;

2. 增加新特性的费用和资源只占开发最初平台费用的很小部分;

3. 平台可以使得产品中的构件和模块更加容易获得,从而极大地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

4. 平台的基础模块可以更加迅速的与新型技术、组件统一起来,以致能够更加迅速地对市场新兴机会作出反应;

5. 基于平台,可以通过使用更有效的开发流程和更快速的基础模块更新来缩短产品系列的开发周期。

— 03 —

货架及平台的形成过程

形成货架及平台有两条路:一条路是根据需求形成平台规划;另外一条路是总结和沉淀。

根据需求形成平台规划之路一般比较难,只有那些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良好的现金流来源以及明确的新产品架构的企业才能采取这种模式,这种模式通常通过产品路标规划和技术路标规划,规划出平台,然后在此平台的基础上开发产品。

通常来讲平台很难规划,一般都是经过多个项目的发展进行公共共享模块的分析、抽取,形成一个基础的平台版本,在此基础上,加上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和特性,开发新的产品,在新产品的基础上,不断通过成熟度评估和量的积累,将新增加的需求和特性加入平台中,逐步完善平台并清晰平台的需求,所以企业通常的做法是经过沉淀形成平台

货架及平台形成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产品树分解。

将产品按照七层货架进行分解,一直分解到能够找到标准化的不再开发的货架产品为止。

 图3:某公司产品树案例


第二步:技术树分解。

技术树要按照专业、技术及子技术层次分解到无法分解为止,要分解到技术路径,以便于发现可以共享或替代的技术。

 图4:技术树分解案例


第三步:产品树与技术树对应分析(FFBD)。

FFBD:是功能技术分解定义,是将产品功能转换为技术需求的一种工具。FFBD分别为:Function 功能;Feature 技术特性;Breakdown 分解;Definition  定义。

 图5:产品树与技术树对应分析(FFBD)


第四步:找共享的技术和模块。

将每个单机产品,按照单机、模块、组件进行FFBD分解,直到找到技术和子技术。

 图6:周辉产品的FFBD分解模型


第五步:将共享的模块和技术进行梳理,进行标准化和做一些上层的开发,形成初步的货架。

 图7:某公司FFBD货架示例


第六步:将开发的平台进行验证。

第七步:不断优化完善平台。

— 04 —

某公司平台形成的步骤

【案例】某大型通讯公司平台形成的步骤

1. 每做3个定制项目做一次减法,进行一次CBB的分析;

2. CBB的分析由各项目的系统级工程师执行,公司统一评审;

3. 通过减法形成的CBB,建立一个平台开发小组,先完成一个产品的公共模块(V1);

4. 新的R版本或M版本的开发必须在V1的基础上加入客户个性化的特性需求形成针对客户群的系列产品,即R系列:R1、R2、R3;

5. 个性化的特性需求版本经过一定量的积累和成熟度评估后,如果也存在一定量的需求,逐步沉淀进V中形成V2;

6. 重复第四步骤,在V2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新的R版本系列R4、R5、R6;

7. 重复第五步骤,将R4、R5、R6沉淀形成V3,如此反复,如图8所示。

 图8:周辉公司平台形成步骤模型


— 05—

如何鼓励和激励平台的开发

由于平台开发时间长,需要高手进行投入,短期之内时间很难见到成效,因此企业必须建立起对平台的激励办法。企业对平台的激励办法可以有如下几条路径:

1. 通过任职资格进行牵引。

通过任职资格对各级人员进行规范和定义,没有做过平台的人员不能进行升级。

2. 将平台进行内部定价。

开发和使用平台的人员,公司都给予价格补贴。

3. 平台可以对非竞争的客户进行外部销售。

产品平台做到一定程度以后,可以外部卖给与自己的整体解决方案和上层产品结构没有竞争关系的对手,以获取合理的收入。

4. 对平台开发给予战略补贴和特别激励。

(本文节选自周辉《产品研发管理》第七章,电子工业出版社)

【实战营】如何识别核心技术及进行技术创新和CBB货架建设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