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资治通鉴》随笔纸上谈兵与长平之战

(2023-09-15 12:07:46)
标签:

《资治通鉴》随笔

分类: 文史

 


             《资治通鉴》随笔   纸上谈兵与长平之战

                         

曾读过两首诗,一首是《长平怀古》:赵括虽能读父书,长平一举见规模。 纵横战国俱陈迹,只有青山似画图,作者是元代诗人李俊民;另一首是《赵括》,作者是宋代诗人徐钧:少年轻锐喜谈兵,父学虽传术未精。一败谁能逃母料,可怜四十万苍生。这两首诗主旨是赵括及长平悲剧,而赵括悲剧之由来,是读父书喜谈兵读父书,读父亲的书札,纸上功夫也;喜谈兵,喜欢谈论排兵布阵,亦是口头功夫也。读了一些书就空谈,夸夸其谈,哪有不败的道理。

《史记》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收有赵奢、赵括父子传略,有赵括与他的父亲赵奢谈论兵事的记载,说赵奢辩论不过赵括,驳难不倒他的这个儿子,然而赵奢不以为喜,反而有一点隐忧,他对夫人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而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决心以赵括为将,换下廉颇,而赵括的母亲把赵奢的这番话讲给赵孝成王,规谏赵孝成王收回成命,不要以赵括为将,不要重用他,赵孝成王置之不顾。

由此看来,赵括的悲剧不止来自纸上谈兵,应把赵孝成王的错误决定放在首位。

赵孝成王中了秦国反间计而一意孤行,决心撤掉廉颇换上赵括为将,蔺相如就坚决反对。蔺相如上言: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孝成王不听,错用主帅,才有长平之败!

成语典故纸上谈兵来自何处?大概来自蔺相如的那句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是这样写的: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在诫勉他的孩子不要纸上谈兵,指出了书本知识与躬行实践的二者关系,用陆游的这首诗诠释纸上谈兵,言简意赅,很有理趣。

再读《资治通鉴》而联想到读过的这三首诗,再重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历史风烟漂浮而来,且飘拂而去,一来一去间感慨系之。

 

                     

 赵奢原本是个收田地租税的官儿,但是遇到的麻烦事也不小。远在公元前二七一年,赵奢收税收到平原君家,大麻烦就来了。平原君是谁呀?他是赵惠文王的亲弟弟,曾三次为丞相,天下声誉极好,深被各国尊重。资治通鉴记载,赵奢收税收到平原君那里,平原君的家客们拒绝交税,赵奢于是绳之以法,“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赵奢不惧权贵,杀那些狗仗人势的小人,其何其壮哉!平原君得知后,大怒,将要杀掉赵奢。赵奢临危不惧,说道:“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

平原君被赵奢的简单道理说服了,转怒为喜,认为赵奢可以做更大事情。平原君推荐赵奢治理国家财赋,赵奢不负众望,赵国果真是“民富而府库实”。

赵奢逢遇平原君而尽展才能,声名远播,誉满朝廷,而平原君遇赵奢才事理愈彰,国家得幸。赵奢当初倘若蝇营狗苟,拊拍夤缘,巴结权贵,如此逢遇如此美谈从何谈起?

公元前二七年,秦国伐赵,围困阏与,情势危急。赵惠文王召廉颇乐乘等人商讨对策。廉颇等人认为:“道远险阸,难救”。赵惠文王征询赵奢意见,赵奢认为:“道远险阸,譬如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赵王采纳了赵奢的主张,命赵奢率军救阏与。赵奢能够胜利完成使命吗?

赵奢不负众望,赢得了胜利。他运用反间计是赢得胜利的重要原因。赵奢率军行走三十里就不再前进,驻扎下来,因为有计待行。《资治通鉴》记载道:“秦师军武安西,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赵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入赵军,赵奢善食遣之,间以报秦将。”赵奢布下的这样场景,都是为了迷惑敌人所设,斩那位急言救武安的军候以及坚壁不前等等,都是诈术,都是为使敌人上钩所设。“秦间入赵军,赵奢善食遣之,间以报秦将”,这句话很重要,秦将果真认为赵奢畏葸不前,不会用兵,哪里知道自己已经中了反间计!

秦军由此放松了戒备。赵奢放走秦国间谍之后,经过一日夜急行军来到阏与地域,然后迅速占领有利地形,纵兵攻击秦军,毫无提防的秦军大败。阏与解围,赵奢凯旋而归,被封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距赵奢大败秦军十年之后,公元前二六0年,秦军再次侵犯赵国,赵国数战数败。廉颇据守长平,坚壁清野,一任秦军挑战就是不应战。旷日持久,秦军是劳以袭远,精疲力竭,后援补给跟不上,廉颇想以此计拖垮秦军,转败为胜。赵孝成王对廉颇此举不满,与廉颇产生罅隙。秦国应侯范睢看中时机,行反间,《资治通鉴》写道:“(应侯)使人行千金于赵行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赵孝成王不顾蔺相如的反对不顾赵括母亲的反对,以赵奢之子赵括为将,于是遭至长平惨败。

赵孝成王愚黯,轻易反间计,于是任人不当,才有四十万被坑杀的冤魂四处飘散,诉说着抹杀不掉的悲惨历史。

知子莫如父。赵奢生前曾说过:“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以,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王不听从赵奢的断言,呜呼哀哉!

孙子兵法有用间篇,用间篇对反间术所论极其精要。赵奢父子的成败皆取于反间,赵奢父子判若两人,这样的父子历史上多着呢!

赵惠文王重用赵奢,赵奢用反间术大败秦军;赵惠文王的儿子赵孝成王中了秦国反间术,罢黜廉颇而重用赵奢的儿子赵括,被秦军打得惨败。赵惠文王赵孝成王这对父子,赵奢赵括这对父子,他们各自两相对照,两相映衬,值得人们深入研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