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起伏伏的那份感情,在走下坡路

标签:
育儿情感文化 |
分类: 在家中 |
这个周日早上,我不到7点就起了床,动手炖排骨、焖米饭,再加一个青菜。我似乎从来没有在早上做过这样的“大餐”,这一次有特殊含义。具体说,是为了用实际行动向小凤凰表示道歉。本来想中午做的,昨晚才确切知道她今天需要10点半到校报到——我们的沟通就是这么少——于是只能提前开火。
昨天……小凤凰依然临近中午12点起床,洗漱之后又钻进屋里去了。我早就习惯了,不再提出异议,同时早就放弃了顺手为她准备“早餐”的念头。平时这个时候我应该开始做午餐了,然后一起用餐,我的第二餐她的第一餐,但昨天我没有动,自然是因为懒——做饭对我永远是一个负担——大约还有其他不爽。小凤凰在屋等了一段时间,出来去厨房转了一下,无果,看我在书房码字,问;“你想吃什么吗?”我琢磨着她要点外卖了,一边对她能想到我感到些许意外,一边回答:“你不用管我”。
午后1点了,我进了厨房,把前一晚在外吃饭打包回来的剩饭热了热,又做了一碗日式酱汤,算是我的午餐。小凤凰听到动静,走到餐厅,一边说“我也想吃”,一边伸手去拿盘中的炸猪排。我居然伸手挡了一下,生硬地说:“我这还不够呢”。小姑娘怔了一下,走了。
她显然并没有点外卖。她在等我做午餐?但我没做,现成的午餐只有一份……我理应让给她,是吧,作为母亲?
凭什么?我不得不弱弱地问一句。
她早就是个成年人了,大学二年级,第二天就要开学。她从来没有做过一次饭给我……经典场景是:我下班回家,她从屋里走出来,问:晚上吃什么?她从来没有清扫过一次我们居所的地面,卫生间满地的落发,我不说,她从来不收拾……我郁闷生气、批评谩骂诅咒,后来都放弃了,随她。就这样接受一切?这个周五晚上又发现她上完厕所没冲,不可忍了,我使劲摁压住怒火,叫她过来看看,说:你让和你同住的人真受不了啦……她的脸色顷刻也变了,但显然也在控制,转身回屋“咣”地锁上门。
我独自坐在餐厅,一边吃,眼泪一边流下来。很愧疚,作为母亲怎么能让孩子挨饿自己享独食儿?过去的事情历历在目(见附录);很绝望,小凤凰,我和你的母女感情是不是已经磨损殆尽了?
还是那个老问题:这世界有没有任何条件和期待的爱吗?没有,在我看来有的都是花言巧语,都是对“母亲”这一身份的绑架。或者……我过于自私,一如她父亲对我的评价?
到现在这个孩子没有给我一点希望。最难过的日子里(2021年3月左右),想起为生育这个孩子做的一系列安排、出生之后的欣喜、为她撰写的成长日记、为她读过的书、带她走过的风景、跳过的芭蕾弹过的琴以及几年里我的忍气吞声低三下四卑躬屈膝委曲求全,我的眼泪曾经流成河……
最让我绝望的是,她甚至没有参加高考,勉强上了一个我从来没想过的学校,学了一个她根本就不适合的专业,未来一片茫然(在我看来)……如果以前的一切都能原谅,这个结果我难以接受。就算我和我母亲的关系不好,在学业上我也没有让她老人家失望,我是她的骄傲,小凤凰你什么时候能让我为你骄傲?
我们勉强维持着母女关系,对彼此的不满刻在骨头里,就算表面上风平浪静。稍不留神,表情和语言就出卖一切。这关系当然是脆弱的,禁不起哪怕是小小的磕绊。2022年12月中的那一次冲突——在我的生日当天——让我痛彻心扉,之后的一个月我保持绝对沉默,没有和她面对面说过一句话,没有为她做过一餐饭。后来过年了、她过生日了,算是有机会破冰,但我的心再一次死了,不想再忍耐任何不愉快。
于是,我吃独食了,眼睁睁看着她失望。
出乎意料的是,小凤凰并没有因此持续冷战。她为自己做了简单午餐,并首先打破僵局,让我帮助她准备开学衣物。尽管深知只有有求于我才能让她这样“屈尊”,我还是立刻回应了,和她一起翻箱倒柜,又一次批评她过渡依赖快递(她显然不会接受,但也没有反驳),随后去超市买了吃食,准备了二人晚餐。为了补偿,买了两份排骨(现在的物价蛮吓人的,共二十块,合计一块5元钱)——已经太久没做大餐了,没心情。
于是,我们面对面坐着,享受丰盛的早餐。她一如既往嫌弃味儿淡,自己加了点盐,我则又一次劝她,年轻人有美好青春,穿衣以干净利落为主,不要追求花里胡哨,我是中老年人了,要通过颜色款式花样儿进行各种弥补,你不用……小姑娘说,我没觉得自己美。我说,要别人评价才算数,你很美的,青春是一种后知后觉的美……小姑娘嗤地笑了一下。
小凤凰走了,回学校了。我站在她卧室门口邹眉头,这乱七八糟还得我收拾呀。怎么办呢?这母女关系,起起伏伏中一直在走下坡路啊……
附录:
一只猪蹄引发的战争
2018年11月6日
晚餐时,因为一只猪蹄,我向宝宝怒吼起来,之前对我的抱怨还表现出一些耐心的宝宝扔下筷子,说:我不吃了!然后冲进屋里。我正发呆,她又冲了出来,将盛猪蹄的盘子抓起来往地上一倒,又冲了回去。切成小块的猪蹄洒落一地。我坐下,开始吃饭。屋里顿时静悄悄。
说实话,我并不后悔。我知道这件事情所有的前因后果——我完全可以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有些东西可以追溯到三四十年前。
今天,五点离开办公室,匆匆回家(昨天稍晚了一点离开办公室,就略显的仓促了),在超市里买了点韭菜和西红柿,上楼准备做饭。宝姑娘已经到家了,一看见我就嚷嚷着晚上吃什么。我说,韭菜炒虾仁、西红柿豆腐汤。宝宝大叫,我要吃肉!虾仁不算!我想了想,好吧,去楼下买点熟食,宝宝你下去一趟行吗,我这就做饭。宝宝说,我不去。好吧,我去。我转身下楼,本想买点酱牛肉,没有了,只好又买了一个酱猪蹄。
忙忙叨叨地做饭。韭菜炒虾仁做好之后,我招呼宝宝,你可以先吃啦。宝宝从她的小屋里钻出来,说,猪蹄呢?我说,还没空切呢,我正做西红柿豆腐汤。她一副不乐意的样子,说不用切了,我直接吃就可以。我看了她一眼,说,我也想吃呢,这么一大块都给你,一方面不太好入口,另一方面我要跟你要的话就等于你施舍给我了……
为了不让宝宝久等,我开始收拾猪蹄。满手的油啊,我浑身不自在,忍不住唠叨起来:以后决不能买整个的猪蹄儿了,一定要买切分好的,和平门菜市场有,就是有点远……你以后给我整几个一次性手套吧…..烦死了……
这时候又需要去照顾正在炖着的豆腐汤,手一接触锅柄,锅柄全是油,端来小锅热粥,小锅的锅柄上也全是油。这都是待会儿需要清洗的任务啊,包括那个油乎乎的案板和菜刀……我的怒火在一点点往上升。
把切分好的猪蹄放到桌上,又盛好豆腐汤端上来兼宝宝的玉米面粥,清洗好各种油腻器具。等我准备给自己盛米饭的时候,看到宝宝头也不抬地沉浸在猪蹄当中,我终于忍住不了,大吼:猪蹄就是你的命吗?!
这就是事情的大体经过和缘由。我知道我对宝宝的不满,但又不能太多地责备她,说到底大部分责任是家长的,是我们塑造了她的现在和部分未来。累积的怨恨只能通过偶然事件爆发出来。理论上,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完全无私的,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但我多么希望她能够回报我一些上进的心态、努力的精神啊!成绩是不是能上去,倒不是那么重要,我需要的只是态度,甚至只需要她的一句话,妈妈你辛苦了,都能让我没有怨言地继续下去。我看不到任何希望。现在如复一日地为她做饭、清洗、打扫,她心安理得地接受一切而无任何意识(我其实不喜欢感恩这个词,我只希望她能认识到妈妈挺辛苦的),三年后也许一场空,也就是十八年是一场空,这样的付出值得吗?
我是不是过于精明了以至于在孩子身上计算成本效益?如果父母一定需要毫无功利心地养育孩子,只能付出不能考虑回报,孩子是否认可完全凭自愿,那么我宁愿告诫那些未婚和新婚的夫妻,孩子,要不要,请多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