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_and_Politics

标签:
文化历史情感 |
分类: 在路上 |
2020年以来,所有的专家审评工作都挪移到线上,主审员会议也不例外。隔着万水千山,两个会议的最后一个环节都是各位专家集体打开摄像头,熟悉的笑脸如花次第开放在屏幕上,飞吻、挥手,共同期盼不久能够线下相聚。
就在人们已经熟悉了这种模式之后,在局地战火纷飞中召集的2022年主审员会议,又出现了别样的不同之处。
后一个会议(温室气体清单主审员会议)的会议协调员员是来自巴西的K女士和来自丹麦的N先生。这一对儿是新组合(他们的可爱互动可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165be2b020102yns0.html),要知道,K的搭档,这么多年了,一直都是来自俄罗斯的G先生——气候专家圈子里不多的俄罗斯专家,资深、灵活、富有建设性,英语不错兼风趣幽默,一直被秘书处委以重任。而这一次,他没有参加会议,长长的名单中没有出现他的名字。我想应该是主动退出吧。N先生也是资深专家了,与K女士一起出色完成任务,会议结束之前感谢大家对他首次担任协调员的支持,我们鼓掌,每个人心里恐怕都别有一番滋味。
除了这个不动声色的换人之外,这个会议总体顺利,没有再“节外生枝”——秘书长开幕致辞的时候,提及东欧的不稳定局势,一带而过了。相比之下,前一个专家会议(国家信息通报/双年报主审员会议)出现的“状况”算意料之外了。
会议进行到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当来自秘书处的主持人宣布进入开放讨论环节的时候,格鲁吉亚专家即刻举手示意,得到主持人许可后,三个镜头同时开启,三位专家的脸孔浮现,个个面色凝重。我们熟悉的S女士围戴着一条黄蓝色丝巾,另两位专家佩戴者同色的乌克兰国旗徽章。一般来说,谁说话谁开镜头,这一下就是三个,我想屏幕前每个与会人员的感觉都应该和我一样:不一样的事情要发生了,一定和俄乌战争有关。果然,S女士声音颤抖地开始讲话,大意是几位格鲁吉亚专家起草了一份宣言,强烈谴责俄罗斯的侵略行为,希望能够在这里进行讨论并通过,形成专家组的集体意见对外发布。随后,另一位专家宣读了这份宣言。
宣读完毕,三位专家再次发出呼吁,向大家致谢,关闭镜头。整个过程持续了不到十分钟。随后主持人再次出镜,请大家回到刚才讨论的议题,会议继续进行。
不一会儿,我们每个人的邮箱里都收到了S代表格鲁吉言专家发来的公开信。还没等读完,G先生的邮件也到了,口气强硬提请各位专家和秘书处注意:第一,这是一个纯技术性会议,不应该讨论政治问题;第二,任何会议文件都必须在协商一致基础上讨论,形成共识后才能做出通过或不通过的决定,我本人坚决反对通过这个文件!末尾特别署名: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XXXX。
同样地,他并没有现身这个视频会议,但是能够接收邮件,于是费速地对公开信进行了反馈。如果在会上,相信他立刻会在格鲁吉亚专家发言之后进行驳斥。
G先生多虑了。这个意外的环节风一样过去了,会上没人再提及,更别提讨论和通过了。那份公开信也只能躺在每个专家的信箱里,没有面世的可能。在这样的政治军事事件面前,公约秘书处和专家组应该保持中立(那怕是表面上的中立),这一点大家心照不宣。
会议看上去风平浪静,但邮件群里的“斗争”一直持续到会议之后。无法参加会议的乌克兰专家发邮件“大骂”G先生,格鲁吉亚专家发来战火中的难民照片,有专家将删减后的公开信张贴到Linked个人空间内, 不少专家指责指责G先生有失学者风范,也有专家对他表示理解,认为他“别无选择”,更有专家发来救助难民的网站和账号,呼吁大家提供帮助。
我也能理解G先生。我们中国专家不也都一言不发吗。从我的角度看,他不参会应该是注意到了不久前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第55次会议上的突发事件,免得左右为难。在2月27日的IPCC-55闭幕会上,面容憔悴的乌克兰代表Svitlana Krakovska发言表示,乌克兰科学家将排除万难一如既往支持IPCC工作。意想不到的是俄罗斯代表Oleg Anisimov随后发言,向乌代表团和科学家表示敬意,代表“没能阻止战争的俄罗斯人道歉”,因为这场战争“缺乏正当性”(failed to find any justification for the attack)。现场的各国代表团纷纷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表示强力支持[1]。这是非常罕见的景象。不知道Oleg现在怎么样了?
IPCC-55全会上的乌克兰代表Svitlana
Krakovska(credit: E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