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问卷
(2018-05-08 16:01:03)
标签:
教育 |
分类: 学生管理 |
( )1、你喜欢上作文课吗?
A喜欢 B不喜欢
( )2、你喜欢写作文吗?
A喜欢 B不喜欢
()3、你在写作文的时候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A没有素材 B语言组织困难
( )4、你现在写作的主要素材来源于哪里?
A阅读报纸书刊 B自己或别人的生活经历
() 5、写完作文后,你是否多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A经常修改 B从不修改
()6、如果作文内容自己没有切身感受,你会选择——”
A虚构
( )7、你觉得你的作文有真情实感吗?
A偶尔有 B从来没有
( )8、对于老师的作文批改,你的态度——
A在意
( )9、平时老师出的最多的作文命题形式——”
A全命题作文 B半命题作文
( )10、一学期中,课外作文训练的次数——
A
0次
您的年级是_____ , 感谢您积极配合我们的调查。
小学生作文现状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南阳市宛城区瓦店第一初级中学
一、调查目的: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本次问卷调查我从学生作文现状入手,以便进一步了解学生作文学习的实际情况。
二、调查的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表学生问卷内容共10小题,有层次地对学生目前作文学习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三、调查的方法及对象
(一)、调查方法:调查采用集体开卷式,共发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所有数据全部采用人工统计处理分析,有效率达100%。
(二)、调查对象:南阳市宛城区瓦店第一初级中学四年级学生。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我校四年级学生作文学习现状比我们预想的还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
1、作文缺乏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是学生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而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作文普遍兴趣不浓,不喜欢上作文课的学生四(1)班有有33人,四(2)班有32 人,占学生总人数的69.9%,不喜欢写作文的四(1)班有35人,四2)班有34人,占学生总人数的74.2%。
2、学生缺乏习作素材
在调查中,针对“在作文中,你碰到的最大的困难是——”四(1)班有20人选择缺乏习作素材,四(2)班有17人选择缺乏习作素材,学生对于写作言之无物这这是造成学生作文虚假现象的的主要原因。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也云:“夫立言之要在于有物。”我们知道,学生害怕写作文,说是没东西好写,其实也就是缺乏材料。这从调查中“如果作文内容自己没有切身感受,你会选择——”四(1)班的学生有27人选择虚构,四(2)班的学生有28人选择虚构这个答案体现出来。
3、作文训练形式单一
在调查中,针对“平时老师出的最多的作文命题形式——”四(1)班和四(2)班的所有的学生都选择了全命题作文。虽然全命题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明确了习作的方向,但同时也局限了学生的思维,经常采用这种单一的训练形式,往往会扼杀学生的想象能力。
4、作文批改意义的丧失
针对“对于老师的作文批改,你的态度——”四(1)班有20人选择不太在意,四(2)班有17人选择不太在意,两个班一共只有26人选择在意。是的,许多学生在作文发到自己的手时,只轻描淡写地瞄了一下打在自己本子上的作文分数,至于老师对自己作文的修改和评语可能看都不会去看一眼。而许多老师却却为了详批全班几十篇作文,熬了一两个星期的夜晚。所以教师的辛勤劳动对于学生意义不大。
5、教师指导不得法
这在座谈会中一半学生对学生的作文指导课不满意可以看出来。我们许多老师可能心中最没数的就是如何上作文指导课,语文教师在作文训练中普遍存在重教法,轻学法的倾向。教师只注意研究作文如何出题,如何批改,如何讲评等,对学生不懂观察生活,不会捕捉生活中可以作为写作题材的人和事,对作文存在害怕心理,缺乏写作方法等问题,却很少加以研究。“师授作文”的模式,在农村小学根深蒂固,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仍沿用“教师出题——学生作文——老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由于教师指导不得法,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抑制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6、作文训练量小
在调查中,针对“一学期中,课外作文训练的次数——”四(1)班学生1—3次的有40人,四(2)班选择1—3次的38 人。从这个回答可以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学生的作文训练量偏小,重课内轻课外。大部分教师的作文教学还是封闭型的。一学期下来,除课内作文以外,很少让学生到课外生活中观察、练笔。作文是一种能力,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形成,有的教师只让学生完成教材安排的课内作文练习,课外作文量几乎等于零。练习的量太小,形式又单一,学生作文能力难以得到培养。
从以上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我校四年级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不浓,许多学生甚至已经对作文产生了畏惧的心理。由于缺乏亲身经历的习作素材,许多学生开始写虚假作文,一旦养成习惯,学生的童真、童趣都会为之扼杀。所以,让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情”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针对上述现状,我们认为要使学生的作文真正做到“我口言我心”,做到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我们可以大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开展适应农村小学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飞出单一、封闭的课堂,接触自然、社会,在广阔的天地中学语文,用语文,让作文回归其本体功能——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写作,让农村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习作提供肥沃的土壤。
关于作文教学的座谈会
1、座谈会主题:怎样才能写出好作文?
2、座谈会记录
1、师:对作文指导课满意吗?
生:不满意,老师在指导我们写作文时,用“教师出题——学生作文——老师批改——教师讲评”的方法,其实他讲完我们照样不会,可不写又不行,所以我们就生编硬造,或东抄西凑了事。
生:让我们走出课堂,接触自然、社会,让我们在真实的生活中写作,真正做到“我口言我心”,
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座谈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