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朗读者》第一次录制中,组长荣毅和导演余婷婷、张迅共同完成了第一期特殊致敬嘉宾许渊冲先生的相关导演工作。在工作中,我们获益匪浅。
“难搞”的老先生
在见嘉宾之前,我们对许渊冲先生进行了详实的资料汇总,通过各种渠道掌握了许先生大量的一手资料,做了几十页的人物介绍文案,仔细分析了老先生的人物性格、生平和现状,自觉对这位以“狂”闻名的96岁翻译界泰斗有了充分地了解。但是当我们第一次希望面见许先生进行前采的时候,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老人家的“难搞”。
由于许先生的年龄和健康状况,以及节目之前自身的一些调整变动,老先生的夫人直接拒绝了我们的采访。导演组在北大畅春园许先生楼下等了一下午,打了无数的电话,说了无数的好话,留给我们的依然是一扇打不开的防盗门。
鉴于这种情况,为了避免嘉宾对栏目组进一步加深误解,我们决定用一种迂回缓和的方式与许先生进行沟通——给许先生手写了一封信。
http://wx2/large/006y4gjOgy1fd8l8ahws4j30cq0c111u.jpg|
“可爱可敬”的老先生
大概是我们的诚恳和契而不舍打动了老先生,经过反复沟通,许渊冲先生答应见我们。我们也充分做好了“难搞”的心理准备。但是当我们真的来到许先生家见到先生,瞬间推翻了之前的判断。这是一位“可爱可敬”的老头。
首先是极尽简单朴素的家庭布置,唯一的亮点是许先生书房,三面墙摆满了先生的译作和著作,和一张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书桌。难以想象这居然就是一位翻译界泰斗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http://wx3/large/006y4gjOgy1fd8l7fl4u0j30ee0atmxx.jpg|
http://wx3/large/006y4gjOgy1fd8l8s53thj30go0m8wfu.jpg|
其次是许先生对人对事的真诚和认真。面对我们这群孙辈,许先生没有任何矜持和倨傲,认真的倾听我们的方案,坦然的回答我们每一个不成熟的问题,没有丝毫回避,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学术那叫一个滔滔不绝。许先生像一个小学老师批改学生作业一样,逐字逐句的修改我们的文案,指正我们的文法和修辞。先生说:“我耳朵背,提前看到你们的方案,现场才能不出错误,影响你们的工作。”
http://wx3/large/006y4gjOgy1fd8l949r24j30qo0zk76o.jpg|
说到参加录制要穿的衣服,许先生的夫人说先生只有一身正装,还是零几年出席同学杨振宁先生宴会的时候置办的。所有的正式场合,许先生都是穿这件衣服出席。我们几个导演看了先生家的衣柜,聊聊无几的几件外套,真的让人感动。
“动情”的老先生
现场录制顺利完成已经是夜里十点多了,老先生在台上滔滔不绝的说了将近一个小时,临走的时候依然是神采奕奕,跟每个工作人员和到场嘉宾表示了感谢。许先生夫人的一句话让我们充满自信,“先生今天说了很多,先生今天动情了。”
http://wx3/large/006y4gjOgy1fd8ku1nu5nj31kw11xqv6.jpg|
http://wx3/large/006y4gjOgy1fd8kw7sljgj31kw11x4qr.jpg|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