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内家拳的筋骨训练方法

标签:
传统武术典传筋骨开发健康健身武术 |
开胯历来是传统武术中各门各派的不传之秘,被喻为开启功夫大门的“金钥匙”。
开胯是通过拉伸胯部大筋能够快速崩弹,并且能够产生回弹效果。在武学当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宁教十手拳,不教一把胯”,对功夫的增长起到决定性作用!
筋骨训练古已有之,在《易筋经》就有筋骨练习价值的描述。
我们筋骨训练中除了包裹关节处的大筋,还有肌肉筋膜、肌腱、韧带等组织,它们是我们筋骨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人体中最常见的筋膜组织,而这些组织都统称为:筋膜。所以,我们筋骨训练本质上就是对人体筋膜的训练!那么我们人体筋膜有什么特点?它们在人体结构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1.
它就会像上边图片中这个丝瓜络一样,呈现出网络状,如果它再延伸到我们全身,我们全身的筋膜就会像下边这张图片中中间的那个运动模型一样,筋膜分布在人体里里外外的每一个角落,像一张网一样把我们人体的器官、组织联结包裹起来!
《逝去的武林》当中有句话说:“而劲就好比一个网兜,将一对散橘子似的人体拎起来砸出去”。说到这里,大家是否有些启发了呢?我们人体的筋膜这张网就是“网兜”,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就是“散落的橘子”!所以,传统武术当中的整劲就是凭着筋膜这张大网才能打出来的!但前提是我们要开发好人体的其他大关节,除了开胯还有开肩、开肘、开肋、活脊、盘内脏的训练,没有对这些部位的专项训练,整劲就无从谈起。
2.
筋膜与经络的联系非常紧密:我国筋膜研究专家原林在筋膜研究中发现了与古代经络记载走向相似的筋膜线性结构,并结合后继的影像解剖实验得到验证,提出了经络实质的筋膜学理论,认为人体筋膜支架是经络的基础。所以每天的筋骨弹抖就相当于身体的自我按摩,使得周身气血运行状态良好,缓解筋缩筋结的症状。
通过上边的讲解大家都知道了筋骨训练的重要性和好处,那么典传的筋骨训练体系有哪些优势呢?
首先,典传筋骨训练体系是陆老师从传统武术创造性地提炼出来的筋骨训练体系。陆老师是专业运动员出身,具有丰富的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的知识,熟知人体结构以及生理特点。而且陆老师从小热爱传统武术,退役之后一心钻研传统武学,具有扎实的传统武术功底。所以,典传筋骨体系既传承了我们中华武术的核心精髓,又利用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的知识将我们传统武术的精华解释得透彻、清晰、通俗易懂,使得传统武术变得不再神秘,帮大家快速找到提升功力的方向!
其次,典传筋骨体系拥有一整套完善的训练方法,包括对于“胯、肩、肘、肋、脊柱、内脏”等六个部位的强化训练,动作简洁高效,直接教大家撑筋拔骨。而且线上打基础加线下面授的教学模式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且保证每一位同学都学到东西。传统武术的核心就是身体机能的提升开发,所以筋骨体系适用于绝大多数拳种,套用在武术当中,提升大家的功夫水平。
典传筋骨训练除了有提升功力和健身养生的作用还有其他的什么效果呢?大家都知道,人一上了年纪就容易生出各种筋骨病,最常见的有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膝盖疼痛、网球肘。而典传筋骨训练对这些常见的筋骨问题有非常好的缓解效果,只是想和大家说明,典传筋骨训练是人人都可以学好,也是人人必练的,深层次运动,提升功力,健身养生的最佳方式。
最后再重点说一下,我们人体中的完整筋骨劲如何训练,如何把我们全身的大筋盘活参与到发力当中,形成整劲。
很多练拳的朋友都听说过,看到过有一个术语叫“身备五张弓”,更直观的解释可以用人体的五条力线来解释。
胯 肩 肘 肋 脊柱加上内脏这几个部位的筋膜盘活,让筋骨通畅,每个关节开发后,劲力打出来的都不一样。
就比如河流,想要河水畅通,就要先排污泥,练拳发劲也一样的啊。
整劲 :关节不松则不活,不开不合难以形成整体劲,首先需要开胯、开肩、开肘、开肋、开脊柱加上盘活内脏,也就是核动力。
胯劲融入身体各个稍节,才可以打出通透劲力,人是整体,节节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