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黑揍红
黑揍红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94,696
  • 关注人气:59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云南宝藏小城,和它的石屏“爆浆”豆腐

(2022-03-18 00:16:08)
标签:

攻略

旅游

游记

美食

云南

分类: 吃货上路

石屏,位于云南红河州。若干年前从攀枝花去丽江、腾冲旅行,回去的时候曾路过这个小县城。从普洱走国道过去,大概500公里的路,开了一天的车。那时的石屏不通高铁,没有飞机,周围一大堆少数民族自治县,临近边境,民风淳朴,风光秀丽。

一个云南宝藏小城,和它的石屏“爆浆”豆腐

那时当地的旅游景点还没有开始大力保护,生态有些原始。古村落散落在路边、灯盏花开在路边,卖杨梅的小摊子也摆在路边……在路边,我们还吃到了这种终生难忘的小食物——

石屏豆腐,当地最著名的特产。

一个云南宝藏小城,和它的石屏“爆浆”豆腐

说来也很有趣,第一次吃它的时候,我先看到的是它没有加工的样子,颜色白白的,味道……臭臭的。当时我还招呼旅伴说:快来!这里有臭豆腐!

摊主白了我一眼,没跟我计较。

一个云南宝藏小城,和它的石屏“爆浆”豆腐

在等待出锅的过程中,我才看清了那豆腐的制作过程,和我想象中的“臭豆腐”是不一样的。印象中这个豆腐和我现在买到的一小块一小块的也不同,原是从一“垛”上切下来的一大条。

 

摊主手持一把很长的片刀,把豆腐切成片片,放在油里炸,或架子上烤。石屏豆腐这才褪去了卤水味道,显露出原本的香气,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变得通体金黄。趁热用筷子“扣”了一点点放进嘴里,香香的,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直到——加上调料,哇!

一个云南宝藏小城,和它的石屏“爆浆”豆腐

石屏豆腐,一旦加上调料,摇身一变,就成为了咱们开头提到的“终生难忘”的那种味道。

我找不到其他的语言来形容,只能说:这个调料才是精髓,调料才是精髓,调料才是精髓,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当地朋友会告诉我说,这个豆腐一定要“配合当地的小米辣一起吃”——哪怕你不能吃辣,也必须要加这个调料。

一个云南宝藏小城,和它的石屏“爆浆”豆腐

事实上这个“秘制”的辣椒面面也没有那么辣,处于北方人和广东人轻松拿捏的那个度,但在我的感受中,它真的是整道小吃的精气神之所在。咱也不知道里面加了什么特殊的香料,趁热咬开,豆腐会在舌尖喷出“一包”香辣辣的浆,口感滑嫩,让人忍不住一块接一块吃下去。但这依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

一个云南宝藏小城,和它的石屏“爆浆”豆腐

我以为我发现了宝贝,这个辣椒面是宝贝,于是这辣椒面我私下留了一点。

后来,我又试着拿它蘸了鸡块、烫菜还有面条……不行,虽然也算得上美味,但完全没有搭配石屏豆腐的口感那么惊艳。所以,这个事情让我认识到,一种小吃传承400年,久经考验能深入千家万户,其历史、地理和文化的呈现必然是一个整体的闭环,少了哪个环节都不行——这是美食最有意思的地方,我得研究研究。

一个云南宝藏小城,和它的石屏“爆浆”豆腐鸡肉块蘸这个石屏辣椒面儿,味道也不错

 

连吃了两顿石屏豆腐之后才发现,最初我闻到的那个臭臭的味道并不是豆腐本身的味道,而是(临时)泡它的水——严格来说那其实也不是臭味,而是酸涩味。这个豆腐之所以出了石屏就再也做不出来,正是因为,它最关键的那一道程序并非卤水点制,而是本土的地下水。

这就是石屏豆腐的精髓之所在。

一个云南宝藏小城,和它的石屏“爆浆”豆腐

石屏的井水里藏着一个秘密。

这个县城虽然处于高原,但是纬度比较低,从西北到东南的海拔差异达2000多米,但神就神在,人家“差”得很立体:整个县城的地势就像一个倾斜的漏斗,但底部200多米的海拔又刚好不高不低。此外,这一地区的气候干湿得宜,春秋冬天气多晴朗,雨季集中在夏季,这就为地下水的储水环境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天然综合体。最关键的是:

一个云南宝藏小城,和它的石屏“爆浆”豆腐

石屏的豆子只有在石屏才能泡得出来这一份口感和营养。

18摄氏度,这种北方冬天的“供暖底线温度”是做豆腐的豆子的最佳泡水温度,也恰恰好就是石屏的全年平均温度。哪怕用最先进的做豆腐的机器调配出和石屏一模一样的温度,也没法跟当地纯天然的环境比……如上,石屏豆腐当仁不让地成了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一个云南宝藏小城,和它的石屏“爆浆”豆腐

大家都知道,凡被列为“地理标志”的好吃的,其实都有这个特点。

看看我们自己家乡的那些个特产、神奇物种原料、美食或小吃,仿佛技术上大多都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别致,主要还是靠着一份特定地域的天生丽质,从而区别开了本质。就像石坪人跟我说的:做豆腐的技术我可以教你,但你学了也没用,你家没这地理优势。

一个云南宝藏小城,和它的石屏“爆浆”豆腐

所以说呐,一人一个饭碗老天早就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了。别人碗里的饭再好吃,你家地里不长这个谷子也做不出来。只是说,有的人一出生便踏踏实实接过了老祖宗传下来的豆腐“碗”,而有的人劳劳碌碌,一辈子都在不切实际地盯着别人的碗……

 

利用自己的优势去生存,保证一辈子都有饭吃——石屏豆腐教我的处世哲理。另外: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上网搜了搜,发现石屏豆腐的名字里多了“包浆”二字(也可能一直都这么叫但我之前没注意?)又发现,原来“石屏包浆豆腐”早已成了“网红豆腐”,还多了一个很时髦的名字:“石屏爆浆豆腐”。

一个云南宝藏小城,和它的石屏“爆浆”豆腐

其实到今天为止,石屏县依然没有完全进行旅游开发。或者说,开发了,但动摇不了千年老城的古旧韵味以及当地土著民近乎固执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这里至今依然是一个云南宝藏小城,很小众很小众的那种。不过如今的石屏已经有一大堆的“中国地理标志产品”,非遗的非遗、入药的入药,保护的保护。时过经年再吃这豆腐,这一番味道,依然无可代替。

一个云南宝藏小城,和它的石屏“爆浆”豆腐

我是大红姐姐,有声电台旅游频道主播,职业旅行玩家,专注小众玩法,分享冷门目的地。旅行不是一种态度,而是生活本身。

一个云南宝藏小城,和它的石屏“爆浆”豆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