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绍兴游记|新昌大佛寺:历经1600多年,佛教在这里变了“味儿”

(2021-08-12 14:37:48)
标签:

旅游

寺院

游记

绍兴

佛教

分类: 小众秘境

 

绍兴游记|新昌大佛寺:历经1600多年,佛教在这里变了“味儿”

继续浙江自驾游。

来到绍兴,有一个景点必游,它就是号称越国敦煌的新昌大佛寺。这里是佛教中国化的发祥地(之一)。

说到佛教中国化,咱们就得唠唠这新昌大佛三生三世的传奇故事。

绍兴游记|新昌大佛寺:历经1600多年,佛教在这里变了“味儿”

寺中有一座1600年历史的江南第一大佛,是早期的佛教石窟造像,也是南方仅存的伟迹,花了整整30年才塑造成功,历经三代和尚。

第一代和尚僧护,受仙髻岩上的佛光之“点播”,将雕刻大佛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谁知天不假年,花了十年才刻了个佛头(面部轮廓)。临终之前他心有不甘地许愿道:希望来世再造此佛。

佛家相信,人在死后灵魂会重新注入到新的肉身中,再续前缘。如果不上,那就再来一回,还来一回……一回又一回如此循环,直到求得正。于是,在有关江南第一大佛的传说中,这三代造佛的和尚是同一个人投胎转世来的

那么,他投胎到了哪儿呢?

第三代主持大佛工事的和尚叫僧祐,这位就厉害了。他不仅是一个大名鼎鼎的高僧、佛学家,还是一个雕刻家。507年,他接受梁王的邀请,带着皇室财力的支持,再次启动造佛工事。

于是当地人说:20年过去了,僧护回来了”。

这事儿惊动了天神,上天僧人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就派了天兵来协助他。有了“神仙”的参与,工作效率就高了。当初僧护花十年只刻了个4米多高的佛脸,而僧祐花10年刻完了15米高的佛身(还有底座)。公元516年,大佛最终在僧祐的主理之下完工。

绍兴游记|新昌大佛寺:历经1600多年,佛教在这里变了“味儿”

故事到这儿还没结束。

后来,这1000天兵就在新昌大佛寺安了家,化身为佛寺西侧悬崖石窟里的千佛岩造像。所以千佛院里的千余尊佛像,几乎与新昌大佛同时代落成……

等等,你刚才说什么?天神助力?佛教中……天神这一说吗?

没有。

佛法提倡众生平等,除两概念外,没有神仙一说,且人佛不分高下,因为人人皆可成佛。而神仙嘛,那是中国道教传说中的人物体系呀。

绍兴游记|新昌大佛寺:历经1600多年,佛教在这里变了“味儿”

所以你看,这三代圣迹乃是典型的带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中式佛教传说故事

新昌大佛寺,历经1600多年,佛在这里变了味儿带着满满的中国精神,带着坚定不移的核心价值观,水滴石穿,屡败屡战,皇天不负有心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佛教是一种对本土文化的精致提炼,它不仅不唯心,还是为“唯物主义”服务的。而新昌大佛寺中的大佛,是佛教中国化演进的直接参与者,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文化价值”。

如此,佛教中国化就变得好理解了:古印度佛教在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传播的过程中,其表象和内容渐渐地都变了味儿,拥有了明显的本土化特征。

事实上,佛教从印度向四方传播的过程中,在每一个哪怕小小的国家演变和进化出了各种各样的当地特色。就像重庆火锅店开到北京,北方人碗里的蘸料不再是香油,而是芝麻酱东方人对未知力量有着与生俱来的崇拜,喜欢研究带有玄学色彩的东西。就拿新昌大佛寺来说吧

你会发现这一座江南园林式寺院,其风景不仅带有明显的中国古典文化自然观将儒释道的哲学思想和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观念都融入了宗教的智慧中,就像一本厚厚的书籍,阅览得很快,但思考的时间很长

假如新昌大佛寺的第一任方丈昙光禅师穿越2000年“轮回”到了现世,那么展现在他眼前的这一番景象,佛还是佛,但“教”已不再是那个教了吧。

绍兴游记|新昌大佛寺:历经1600多年,佛教在这里变了“味儿”

当然,新昌大佛寺在“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印迹和功绩还远远不止这些。

佛教什么时候传入中国,其实已经没有办法考证了,现存的文字记录也未必准确。

有一种说法是佛教的传教士在秦朝的时候已经来到中国,但是被秦始皇当异族坏分子给灭(这事儿嬴政绝对做得出来)到了汉朝的时候,有一天汉明帝做了一个梦梦中见金佛闪现,并绕来绕去地围着自己魔力转圈圈,于是”这个字第一次被记入中国的古籍。后人也就普遍认为,汉朝是佛教传入中国的起点。

 我们来看佛教和旅游相关的这一部分:

早期中国和西域文化的传播融合,一定程度上借助了修行者的力量。古印度阿育王时期的苦行者们就已经(作为传教师傅)在满世界奔波了(估摸着其中就有被秦始皇“咔嚓”了的那一波)。不过那会儿没有什么高级的交通工具,日子过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一个事儿从西到东再到西,眼一闭一睁,100年,没了。

到了一世纪、二世纪,行走在路上的人,除了商旅使者,再就是多了好些个云游的僧。

绍兴游记|新昌大佛寺:历经1600多年,佛教在这里变了“味儿”

说话间就到了晋朝,在这个中国历史上最“乱八七糟”的朝代,皇帝啥啥事儿都没干成,四处战乱,民不聊生,但是佛教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日趋兴盛。

都说江南好,千里莺啼水秀山清,于是江浙沪皖一带游僧多了起来。公元345有一个年少修行的禅师走遍了半个中国,60岁时云游到江左一带的石城山,见此地人烟稀少、满目葱茏,便定居了下来。他一边修行,一边宣讲佛道,身边的追随者越聚越多,茅舍四起。后来禅师给这个“村落”起了个名字,叫做隐岳寺。

这隐岳寺就是新昌大佛寺的前身,“隐岳”是这位禅师的号。他在这里修行了50年,至110岁离世,人称“开山祖师昙光”。昙光禅师初习禅道之时,佛教在中国生根不过百余年,根基未稳,没什么“体统”。而隐岳寺的建立,是新昌大佛寺在“佛教中国化”之路上提供的最初的一份推动力和影响力。

绍兴游记|新昌大佛寺:历经1600多年,佛教在这里变了“味儿”

此后,华夏大地上的佛寺越来越多佛教为儒家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与道家文化融合发展,甚至有很多成语都是佛教故事演化而来。比如镜花水月”、“空中楼阁”,词面上就能看出,在中国信佛的人内心向往美好的事物绝伦的风景,追求安稳、幸福的生活。这也是中国很多寺院让人觉得清雅宜人的原因之一,和其他国家的佛教“气质”大相径庭。

比方说我此前去东南亚旅行的时候,发现当地的佛寺们和中国的寺院“气场”完全不同。这么说吧:一些发展程度较低或中等的国家,小城屋矮房破、一马平川,但如果你走着走着,突然一座富丽堂皇、金光耀眼的建筑映入眼帘,那一定是寺院。它们特别地宏伟、华丽、贵重,远离“贫苦”,不可企及。不像在中国(尤其江南),佛寺是平易近人的——比如这新昌大佛寺,是一座佛家思想与江南味道并存且融洽的园林式景区,平和、中庸,待着舒服。

绍兴游记|新昌大佛寺:历经1600多年,佛教在这里变了“味儿”

从稳定到兴盛,“佛教中国化”用了500年的时间,历经两晋和唐代这个过程中,新昌大佛初具规模,隔壁的天台山上衍生出了中国佛教宗派“天台宗”,远渡东瀛李白孟浩然颜真卿等大批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还有夫子朱熹,干脆就在这边办起了“补习班”,顺便写完了《四书集注》在新昌大佛寺,至今留还存着大量的吟诗题词、墨宝真迹。石城古刹(的大佛),在16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在中国石窟寺佛教文化东南传播的路上,是终点,也是“奇迹”。

绍兴游记|新昌大佛寺:历经1600多年,佛教在这里变了“味儿”

 如今新昌大佛寺是一个占地25 km²综合文化旅游区,营造着独属于中国文化的佛教氛围,并将禅意深入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去。包括浙江的天台国清寺杭州灵隐寺等众多的著名(寺院)景区在内,如今的佛寺不仅是善男信女烧香拜佛的地方,更是休闲养心、体验风俗观光赏景的游玩之地也许过个几百年我们再回来看,把佛寺改良成为景区的这一做法,也是佛教中国化之路的一个重要蜕变和发展经历。

 绍兴游记|新昌大佛寺:历经1600多年,佛教在这里变了“味儿”


我是大红姐姐,有声电台旅游频道主播,职业旅行玩家,专注小众玩法,分享冷门目的地。旅行不是一种态度,而是生活本身。

绍兴游记|新昌大佛寺:历经1600多年,佛教在这里变了“味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