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评李向前和田润叶的爱情
看完第二部《平凡的世界》之后,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泪点是向前对润叶深厚的感情。在第二部的最后,向前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得到了作为妻子的润叶的精心照料。结局看似美满,但又充满了遗憾。倔强的润叶最终选择了回归家庭,真的是因为拥有了美好的爱情吗?在我看来,并非如此。
在第一部中,我对于李向前充满了厌恶,莫名的厌恶。在我的认知中,他就是一个傻傻的、一厢情愿地活在自己幻想中的人。因为他,润叶被迫结婚,彻底结束了自己与少安未萌芽的初恋,开始了不行的婚姻生活。在这条感情线里,向前选择了润叶,而润叶选择了少安。后者没有结果,前者也同样不幸。我总认为,在感情中总要互相选择才会有结局,单方面的努力总是不够的。所以我并不惊讶于向前与润叶婚姻的悲剧,但对润叶表示惋惜。润叶在我眼里是个很优秀的女孩子。她大方开朗,善良热心,执着而勇敢,拥有着良好的家庭背景和职业。或许因为她的美好,我才对她的不幸充满了愤懑,导致了对李向前的厌恶。但如果重新审视李向前的话,他其实并没有错。他因为对润叶单纯的感情提了亲,因为良好的家世与润叶成了亲,又因为单纯的思想对婚后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期待,但当一切幻想破灭的时候,我们应该理解他的愤怒与过激,但却不支持他的做法。正是因为他过激的行为,导致了他与润叶彻底的分居。
而在第二部中,我一改对向前的印象。在这段感情中,谁还不是个可怜人呢?但从一开始就选错了,努力后的失落只能由自己承受。书中多次描写到向前开车途中忍不住对润叶的思念,常常因此大醉、大哭一场,但却从没有对润叶的恨意,还常常照顾润叶的家人,并教润叶的弟弟润生开车。连作为读者的我都会因此感动,更不用说旁观一切的润生了。润生因此找姐姐谈话,而书中对润叶的心理描写是“唉,傻孩子,你自己没有遭遇这种事,你怎能理解姐姐的难肠。”弟弟走后,润叶也在挣扎,挣扎于理想与现实之间。那时她并没有选择向现实低头,仍然背着无名的婚姻,忍受着一个人的孤独。
但或许上天不想如此,作者不想如此。一次醉酒后,向前出了车祸,截断了双腿。向前醒来后并没有看到润叶,这甚至令我也十分难过。此时的向前终于要放弃了,
“不知为什么,李向前突然渴望能最后再见润叶一面。他在内心重新审视了他最终的人生极地,结论仍然是去死。但他想在死之前,再见一次她。
为什么要见她?他是想对她说,他要和她办离婚手续。他不能让她成为‘寡妇’。在他死之前,就应该让她成为自由人;这样她也许就能更好地安排她以后的生活。他那样爱过她!这爱就应该始终如一。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她,也为了自己心灵最后的宁静……”
我震撼于他对润叶如此深厚的感情,在决定离开人世之前想到的仍是润叶,他想给她想要的自由与幸福。终于,她来了,润叶终究是回来了。不是在一个健康的四肢健全的李向前时期归来,而是在一个残废的绝望的李向前时期救赎了他。
故事的最后,作者写道:“生活啊,生活!你有多少苦难,又有多少甘甜!天空不会永远阴暗,当乌云退尽的时候,蓝天上灿烂的阳光就会照亮大地,青草照样会鲜绿无比,花朵仍然会蓬勃开放。我们祝福普天下所有在感情上历经千辛万苦的人们,最后终于能获得幸福!”没错,对于李向前,这是他曾经奢望却从未获得幸福。而对于润叶呢?作者将她描述的十分幸福。“田润叶走出医院来到大街上,感到自己的脚步从来没有这样轻快过。太阳暖洋洋地照耀着街上的行人;行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街道两边的梧桐树绿影婆娑。在麻雀山下两条大街交汇的丁字路口,大花坛里的鲜花开得耀眼夺目。城市和她的心情一样,充满了宁静与爽朗。
……
田润叶这样忙碌的收拾着,精心地划算着,倒像是为自己布置新婚的洞房!”
但这份幸福是因为什么呢?
我不觉得,在润叶倔强的选择中会因为被李向前感动而有了新的爱情,因为选择了爱情才获得的幸福。这种幸福更像是一种解脱,倔强而善良的润叶最终放弃了自己一直以来的坚持,选择了屈服于现实而承担自己所有的责任。这样的结局对他对她都是好的吧。
纵观向前与润叶的婚姻,我并不支持,但也没有更好的选择。或许从一开始就错了,但在现实面前,他们又能怎样选择呢?作者的安排应该是最合适的选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