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彩贝学堂
彩贝学堂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764
  • 关注人气:1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金最新持仓报告:加仓保险家电,一个大类减仓幅度最大

(2017-07-23 17:05:52)
标签:

财经

股票

宏观

侯宁

截止昨日(7月21日),基金公司发布2017年中报,广发证券第一时间据此分析了主动偏股型+灵活配置型基金的配置情况,彩贝财经(公众号:icaibei)整理发现,以下几点值得特别关注:

1. 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稳定,灵活配置型基金仓位连续两个季度提升

相比Q1,普通股票型基金小幅减仓0.6%至86.1%、偏股混合型小幅加仓0.5%至81.7%、灵活配置型加仓5.0%至49.6%。普通偏股型基金更注重结构配置,仓位调整幅度很小;而灵活配置型仓位灵活,已连续两个季度加仓。

http://p1.pstatp.com/large/2ede000073bfe5a3bc98

2.主板仓位连续四个季度上升,创业板仓位已相比高点下降超过10个百分点

去年下半年以来,主板配置比例连续四个季度上行,已从44.7%上升至59.6%,沪深300回到超配状态;中小板配置企稳,但创业板配置仍在继续下滑,目前仓位已回到14年初的水平。

http://p9.pstatp.com/large/31ba00005407139e2ae2

http://p1.pstatp.com/large/2ede000075ee9c584aef

3.二季度加仓最多的行业是非银和家电,而最受关注的消费板块整体仓位依旧没有大幅上升

二季度加仓幅度最大的行业是非银(主要是保险,加仓3%至4%,已回到超配),家电(加仓1.6%至7.5%)。而必需消费整体的配置比例从17.9%小幅上升至18.1%,并没有大幅加仓,而在过去震荡市或熊市期间,消费股的配置比例一般在30%以上。消费股整体配置比例稳定的原因在于内部结构依旧分化——对白电和白酒名加仓,但是对医药、纺织服装、农业都明显减仓。

http://p9.pstatp.com/large/31ba000054d05f344e75

http://p1.pstatp.com/large/31be0002fc064a08e98f

4.对26只消费白马股继续大幅加仓,抱团特征明显,持股集中度大幅集中

我们筛选出26只消费白马股,这26只股票的流通市值占比仅5.7%,但基金二季度对它们的配置比例继续上升3.8%至18.3%,目前已超配约2倍,抱团特征明显。

http://p3.pstatp.com/large/31c30002eb9b2b13c603

http://p1.pstatp.com/large/2ee7000064ca5b4d1b29

此外,二季度基金持股市值最高十只个股的持股比例已高达17.6%,相对于一季度的11.7%继续大幅提升,可见基金投资风格趋同,持股高度集中。

5. 周期股中主要加仓有色,减仓中游制造;TMT中继续加仓电子,减仓计算机传媒

http://p1.pstatp.com/large/31bc000467c17e96df3e

中游制造是二季度减仓幅度最大的大类行业,其中对建筑、机械、化工减仓最多;周期品中主要加仓有色,其中的稀有金属配置比例创10年以来新高。TMT整体配置比例自连续下滑5个季度以来首次小幅回升,主要来自于对电子的继续加仓,目前电子配置比例12.2%(超配6.6%)继续刷新历史新高,传媒和计算机继续小幅减仓。

http://p1.pstatp.com/large/31bb0000597286112e86

6. 配置比例创历史新高和接近历史底部的行业

http://p3.pstatp.com/large/2ee7000066a1014bdf81

17Q2仓位创新高的板块有:稀有金属、白色家电、金属非金属新材料、光学光电子等;17Q2仓位创新低的行业只有通信运营,接近底部的板块有:铁路运输、港口、房地产开发、园区开发等。

http://p9.pstatp.com/large/31be0002feb86bac580b

7. 基金十大重仓股集中于消费和金融

基金中报配置比例最高的十家公司:格力电器、中国平安、五粮液、贵州茅台、招商银行、美的集团、伊利股份、泸州老窖、大华股份、索菲亚。http://p1.pstatp.com/large/2ede00007a1adea72ea1

更多策略优选,建议关注彩贝财经app智能选股,让小机器人帮你选股。

基金最新持仓报告:加仓保险家电,一个大类减仓幅度最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