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i.thsi.cn/images/i/1/10426/14819606833.jpg
由乐视影业投资发行,张艺谋执导的《长城》昨日上映,单日票房1.7亿元,吸金惊人。但在票房飘红背后,《长城》是一部烂片的吐槽持续发酵,有影评人公开炮轰张艺谋,并配文称“张艺谋已死”。这引来了乐视影业CEO张昭的愤怒反击,乐视影业还为此呈上警告函,宣称将追求法律责任。
虽然停牌了,但乐视“网红”之路并未终结,各种争议反而愈演愈烈。从资金链危机,到裁员风波,再到现在口碑门,乐视被抛弃背后,是投资者开始对贾跃亭的不信任,这是乐视目前最大的症结。
此前,由于《爵迹》在口碑和票房上双重扑街,直接导致乐视影业注入上市公司落空,也加剧了乐视股价下挫危机。《长城》是乐视影业年内最后一部电影,被外界认为是实现盈利的重要之作。从某种意义上看,这部电影不仅是为乐视影业业绩而战,也是为投资者信心而战,甚至将直接影响乐视网的生死存亡。
乐视目前最大的危机,是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虽说贾跃亭忽悠“老同学”融资了几亿美金,但根本无法弥补高达百亿的窟窿,随着股价的断崖式下跌,乐视还面临股票质押爆仓的风险。12月8日乐视紧急停牌,并宣布计划筹划重大事项,虽然乐视网不只有影业这一张牌。但相比其它业务靠画饼和烧钱,乐视影视是相对优质的资产,其财务数据上颇为出彩,更容易得到投资者认可。
以乐视的算盘,利用《长城》的票房和影响力,带动乐视影业的估值和成绩,再通过合理价位注入乐视网,提振乐视的股价,重获资本市场的认可,从而再次为乐视融资、补血,解除资金链危机,实现正向循环。
毫无疑问,张艺谋是乐视网最大的救命稻草,贾跃亭不可能不抓住。不过,《长城》投资高达1.7亿美元,现在豆瓣评分已低至5.8分,口碑票房毁誉参半,下周还面临多部大片的夹击。总之,《长城》票房完全扑街的可能性不大,但想给乐视带来可期的盈利,风险巨大。
《长城》到底是谁的救命稻草?
《长城》被普遍认为是乐视影业的电影,但实际上,乐视影业只是出品方之一,真正的金主是万达旗下的传奇影业,权益占比达到50%,而乐视仅出资1.03亿元,权益只占10%。
早在今年1月,万达集团耗资35亿美元收购传奇影业,欲将其注入A股上市公司万达院线,但由于传奇影业业绩连年亏损,万达院线的收购无终而疾。对于万达而言,如果影业无法跟院线融为一体,收购传奇影业就没有太大意义。从万达布局的野心看,绝不仅仅只满足院线的扩张,打造娱乐全产业链才是最终目标。
今年影视行业陷入低迷,万达和华谊更是大输家,年内没有一部现象级的电影。这次《长城》直接对垒华谊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对万达而言,除了意气之争外,找到一部翻身之作来证明传奇影业的价值才是目的。
实际上,乐视和万达是“同病相怜”,都意图把影业注入上市公司,但由于业绩未达预期,加上证监会严查影视类并购,导致目标迟迟不能实现。对乐视影业和万达影业来说,《长城》是输不起的战役,也是秀肌肉最好的证明。所以,尽管评论一片扑街声,但万达还是选择拼死保驾,乐视影业CEO张昭则亲自下场手撕《长城》差评,因两大影视巨头真急了。
可以预见,凭借压倒性的排片优势,《长城》的票房仍将急速推进。此外,由于《长城》走的是全球发行路线,即便国内票房不能撑起大局,该片仍存在靠北美市场回本的可能。但对乐视和万达来说,《长城》带来的意义并不一样。乐视投资仅占10%,在《长城》票房分成有限,紧抓这部电影并非为赚钱,而是重塑投资者信心,提升乐视影业品牌。而传奇影业则需要业绩刺激,证明其盈利能力,以便重新装入万达院校中去。不过,以张艺谋电影的号召力,《长城》真能拯救两大影视公司吗?现在来看,这有点痴人说梦。
张艺谋能给明星股东解套吗?
成立不到5年的乐视影业,以“廉价送股权”的方式绑定了众多导演和明星,包括孙红雷、李小璐、郭敬明、邓超、孙俪、黄晓明、冯绍峰、李晨、贾乃亮等21位。除了张艺谋外,另有20名明星以不同方式参股乐视影业,涉及金额达1.58亿。
本以为能把乐视影业当提款机,现在却悉数被套,明星们只能暗叹宝宝心里苦。虽然部分明星持股成本普遍较低,郭敬明持股价格仅为1元/股,黄晓明、李小璐约为8.3元/股,而张艺谋几乎等同于白送。但后来参与出资的明星比较悲剧,即使按照此前98亿收购价计算,邓超出资3000万,估值仅3200万,孙俪投资2000万,估值仅2800万,冯绍峰、黄晓明、倪妮、刘涛等更是获利有限。
现在问题来了,贾跃亭要不惜代价让乐视影业注入上市公司,并发公告称可以重新评估乐视影业资产,协商交易价格。也就是说,乐视影业愿意下调估值。但下调到多少合适?乐视融资估值就不低,现在还要维系明星股东的利益,此外还要让证监会和上市公司股东觉得合理,腾挪的空间并不大。搞不好,效果适得其反。
总之,相比其它明星在资本市场的暴富,乐视影业绝对有坑爹的嫌疑,对乐视影业而言,现在是在和时间赛跑,毕竟,明星是稀缺资源,如果迟迟得不到回报,绑定策略很快会失效。
现在唯一可安慰的是,在经历多事之秋后,《长城》至少给乐视打上了一剂强心剂,虽然口碑上已摇摇欲坠,但骂得越多,去看电影的也会越多,反而是好事。正如很多人说景甜红不了,其实你都关心了,不就证明她红了嘛,而且是神一样的存在。
由乐视影业投资发行,张艺谋执导的《长城》昨日上映,单日票房1.7亿元,吸金惊人。但在票房飘红背后,《长城》是一部烂片的吐槽持续发酵,有影评人公开炮轰张艺谋,并配文称“张艺谋已死”。这引来了乐视影业CEO张昭的愤怒反击,乐视影业还为此呈上警告函,宣称将追求法律责任。
虽然停牌了,但乐视“网红”之路并未终结,各种争议反而愈演愈烈。从资金链危机,到裁员风波,再到现在口碑门,乐视被抛弃背后,是投资者开始对贾跃亭的不信任,这是乐视目前最大的症结。
此前,由于《爵迹》在口碑和票房上双重扑街,直接导致乐视影业注入上市公司落空,也加剧了乐视股价下挫危机。《长城》是乐视影业年内最后一部电影,被外界认为是实现盈利的重要之作。从某种意义上看,这部电影不仅是为乐视影业业绩而战,也是为投资者信心而战,甚至将直接影响乐视网的生死存亡。
乐视目前最大的危机,是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虽说贾跃亭忽悠“老同学”融资了几亿美金,但根本无法弥补高达百亿的窟窿,随着股价的断崖式下跌,乐视还面临股票质押爆仓的风险。12月8日乐视紧急停牌,并宣布计划筹划重大事项,虽然乐视网不只有影业这一张牌。但相比其它业务靠画饼和烧钱,乐视影视是相对优质的资产,其财务数据上颇为出彩,更容易得到投资者认可。
以乐视的算盘,利用《长城》的票房和影响力,带动乐视影业的估值和成绩,再通过合理价位注入乐视网,提振乐视的股价,重获资本市场的认可,从而再次为乐视融资、补血,解除资金链危机,实现正向循环。
毫无疑问,张艺谋是乐视网最大的救命稻草,贾跃亭不可能不抓住。不过,《长城》投资高达1.7亿美元,现在豆瓣评分已低至5.8分,口碑票房毁誉参半,下周还面临多部大片的夹击。总之,《长城》票房完全扑街的可能性不大,但想给乐视带来可期的盈利,风险巨大。
《长城》到底是谁的救命稻草?
《长城》被普遍认为是乐视影业的电影,但实际上,乐视影业只是出品方之一,真正的金主是万达旗下的传奇影业,权益占比达到50%,而乐视仅出资1.03亿元,权益只占10%。
早在今年1月,万达集团耗资35亿美元收购传奇影业,欲将其注入A股上市公司万达院线,但由于传奇影业业绩连年亏损,万达院线的收购无终而疾。对于万达而言,如果影业无法跟院线融为一体,收购传奇影业就没有太大意义。从万达布局的野心看,绝不仅仅只满足院线的扩张,打造娱乐全产业链才是最终目标。
今年影视行业陷入低迷,万达和华谊更是大输家,年内没有一部现象级的电影。这次《长城》直接对垒华谊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对万达而言,除了意气之争外,找到一部翻身之作来证明传奇影业的价值才是目的。
实际上,乐视和万达是“同病相怜”,都意图把影业注入上市公司,但由于业绩未达预期,加上证监会严查影视类并购,导致目标迟迟不能实现。对乐视影业和万达影业来说,《长城》是输不起的战役,也是秀肌肉最好的证明。所以,尽管评论一片扑街声,但万达还是选择拼死保驾,乐视影业CEO张昭则亲自下场手撕《长城》差评,因两大影视巨头真急了。
可以预见,凭借压倒性的排片优势,《长城》的票房仍将急速推进。此外,由于《长城》走的是全球发行路线,即便国内票房不能撑起大局,该片仍存在靠北美市场回本的可能。但对乐视和万达来说,《长城》带来的意义并不一样。乐视投资仅占10%,在《长城》票房分成有限,紧抓这部电影并非为赚钱,而是重塑投资者信心,提升乐视影业品牌。而传奇影业则需要业绩刺激,证明其盈利能力,以便重新装入万达院校中去。不过,以张艺谋电影的号召力,《长城》真能拯救两大影视公司吗?现在来看,这有点痴人说梦。
张艺谋能给明星股东解套吗?
成立不到5年的乐视影业,以“廉价送股权”的方式绑定了众多导演和明星,包括孙红雷、李小璐、郭敬明、邓超、孙俪、黄晓明、冯绍峰、李晨、贾乃亮等21位。除了张艺谋外,另有20名明星以不同方式参股乐视影业,涉及金额达1.58亿。
本以为能把乐视影业当提款机,现在却悉数被套,明星们只能暗叹宝宝心里苦。虽然部分明星持股成本普遍较低,郭敬明持股价格仅为1元/股,黄晓明、李小璐约为8.3元/股,而张艺谋几乎等同于白送。但后来参与出资的明星比较悲剧,即使按照此前98亿收购价计算,邓超出资3000万,估值仅3200万,孙俪投资2000万,估值仅2800万,冯绍峰、黄晓明、倪妮、刘涛等更是获利有限。
现在问题来了,贾跃亭要不惜代价让乐视影业注入上市公司,并发公告称可以重新评估乐视影业资产,协商交易价格。也就是说,乐视影业愿意下调估值。但下调到多少合适?乐视融资估值就不低,现在还要维系明星股东的利益,此外还要让证监会和上市公司股东觉得合理,腾挪的空间并不大。搞不好,效果适得其反。
总之,相比其它明星在资本市场的暴富,乐视影业绝对有坑爹的嫌疑,对乐视影业而言,现在是在和时间赛跑,毕竟,明星是稀缺资源,如果迟迟得不到回报,绑定策略很快会失效。
现在唯一可安慰的是,在经历多事之秋后,《长城》至少给乐视打上了一剂强心剂,虽然口碑上已摇摇欲坠,但骂得越多,去看电影的也会越多,反而是好事。正如很多人说景甜红不了,其实你都关心了,不就证明她红了嘛,而且是神一样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