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彩贝财经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IPO出现显著提速,周五晚间,证监会核发14家企业首发申请,其中,上交所7家,深交所中小板3家,创业板4家,14家企业筹资总额不超过64亿元。至此,今年以来,证监会已经下发215家企业IPO批文,筹资总额1454亿元。
11月刚刚过半,证监会核发IPO批文数和频次创下年内纪录,IPO提速可谓凶猛。数据显示,本月证监会已核发38家IPO批文,每周一批,连发三周。从监管层举措看,IPO提速不仅表现在下发批文,近期企业上会也大大提速,过去过会后通常需要4~6个月才给批文,但近两个月明显加速至1~2个月。
从全年看,目前已有215家企业获得IPO批文,其中,上半年70家,下半年截至11月18日为145家。而今年IPO过会有三轮明显加速,分别为3月、7月和11月,其中两次在下半年。可以预计,以目前的节奏算,年内下发300家IPO批文不是梦。
今年A股表现并不如意,虽然现在冲到了3200点,但并非处于牛市状态,且全年看几乎无悬念全球垫底。但IPO发行节奏以及整体筹资规模却并不逊色于2015年,审核的速度也恢复到常年水平。数据统计,2015年A股市场IPO融资规模1588亿元,累计首发新股220家。不过,去年由于股灾的冲击,下半年IPO发行受到极大影响,甚至一度陷入停发局面,跟今年的节奏几乎完全颠倒。
业内认为,当前国内IPO“堰塞湖”依旧严重,IPO等待时间过长成为企业最为头疼的问题。在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方针下,证监会IPO加速又加量也是无奈之举。但需要注意是,如果11月初IPO提速可认定为监管层主动行为,目的是为抑制市场过快上涨的话,但现在这么“明目张胆”,完全坐实了提速的信号,这对市场绝不是好事,毕竟,在3200点纠结了一周的A股,远没到无视IPO,任性上涨的地步。
在IPO之外,定向增发成为市场“抽血”的大杀器,统计显示,仅今年公布定增预案融资规模就已超过2万亿,而已实施的定增融资超1.3万亿,将IPO远远甩在身后。此外,在证监会9月出台扶贫政策后,已有两家西藏企业顺利“过会”,随着IPO扶贫动“真格”,叠加新三板转板创业板被提上日程,可以预见,一大波抽血机器已在赶往IPO的路上。
任何一个资本市场,如果只强调融资功能,而弱化股市的投资回报功能,并且采取“掏空”的节奏。那么,并不利于股市的健康运行,也会过早透支股市的融资优势。虽然A股走到了3200点,但毕竟还是大病初愈的患者,投资者的股灾记忆还是历历在目,在这种情况下,监管层未免太过着急。
对于投资者而言,每次IPO提速都有一种身体要被“掏空”的无力感,内心分外纠结。也许,唯一可以聊以自慰的是,又可以每天打新了,尽管中签率已无限靠近彩票,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中了呢。
上彩贝,找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