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2020学年初三中考备考方案

(2020-10-25 16:36:13)
标签:

365

新学期伊始,中考硝烟已开始蔓延!先做最远的规划,再做最近的事情,为让一整年漫长的中考备考能始终坚持方向,避免奔走中忘记初心,现把一年的备考规划如下:

一、初三中考工作目标

1.尖优生

尖优生的完成目标拟在入学时区设定目标的基础上,结合本届初三实际,力争稳中有超:

年级段

20

200

1000

3000

9000

初始指标

0

3

17

74

265

初二上

0

2

18

66

249

初二下

1

1

17

77

283

初三目标

1

3

18

80

290

2.总分平均分排名

根据本届初三自初一以来的发展趋势,我校拟定中考总分平均分排名目标为:

年级段

总分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道法

历史

初一下

24

23

29

22

 

 

26

20

初二下

24

30

22

24

23

 

20

18

初三目标

18

20

18

20

18

20

16

16

二、现状分析

(一)我们的优势

1.积极的大氛围

从区到镇到社会、家长,对教学质量越来越重视,这给广大老师压力,然而,从辩证的角度来说,如果因势利导这种压力也会转化成激化老师工作激情的动力。特别是在上级部门“壮腰工程”的整体规划下,随着考评机制的优化,奖励力度的加大,老师们研究教学、优化模式、提高质量的主观能动性被空前调动起来。

近两年来,学校以立足课改,力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抓手,狠抓学风建设,优化课堂流程,完善激励机制,规范教学行为,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学风和严谨乐教的教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明显呈上升趋势,这为中考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大环境。

2.往年成功的经验

上一年的初三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引以及师生拼搏下,取得满意的成绩,其管理过程中很多优秀经验成为指导本学年备考的一个宝藏,为中考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资源。

3.有实力的教师团队

学校在开学前抽调了大批优秀教师充实初三教师团队,由原初二的骨干教师与去年初三的优秀教师组合成的初三教师群体,既有冲劲又有经验,为中考目标实现提供了保证。

4.良好的学生面貌

从初一开始,学校和年级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行为教育、文明礼貌教育、遵纪守规教育,学生在思想行为上比较纯正,跟老师关系融洽;自我认知上,学生对自己比较有要求,不希望成为年级或群体中的落后分子,这为中考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基础。

(二)我们的短板

1.学生人数较多,尾巴大。

本届学生总人数本部有890人,加上科创班共有952人,每班平均有52--53人。在优生人数与以往基本持平的情况下,人数多意味着分母大,兼之落后面中的低分层尾大不掉,这对提高总分平均分是一个挑战。

2.教师的眼界不够开阔,教研自觉意识不强。

    经验可以给后面的人指引相对安全的道路,但是如果缺乏与时俱进的超前意识,缺乏勇于突破的开拓勇气,经验反而会成为前进的阻力。君兰中学的老师是优秀的,绝大部分都是努力的,但是如果只是闭门造车,就算真能在滚滚前进的潮流中支撑得住,也得耗费大量的力气。方向+方法+努力是正确的前进道路,而教研是让方法更优化的一个途径。但初三教师团队中有些老师们对“教研是第一生产力”认识不足,或者说是没有意识到花时间和精力去教研对成绩提升的重要性,更无从谈起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依据大数据分析去实现精准备考精准指导。思维固化,因循守旧,重教轻研等等,都会成为影响成绩进一步提升的不利因素。

3.教师的自主自觉自动性不足。

作为教师,服从工作安排是职责要求,但是只做安排的事情,会不利于团队的成长。目前有部分老师习惯于埋头耕自己的田地,或者只根据年级、学校的要求去耕自己的田地,在如何更有效更科学提高产能、如何实现质量最大化等问题上缺乏主动思考与行动。假如能充分调动起大家的主动性与自觉性,那么成绩的提高会更加有保证。

4.教师团队新人较多,需要指导。

本届初三人马,7个备课组长除了化学外,其他6个都是第一年担任初三备课组长;教师中,有8名老师第一年上初三。这些都是新鲜血液,为初三备考提供了新的活力、新的思维、新的方法,也为君兰中学未来的持续发展培养了人才。但无可避免,对于这些新上任的备课组长和科任老师,更需要方向引领。

三、备考措施

(一)成立初三备考工作领导小组

为统一协调,全面指导,整体推进初三备考工作,提高初三备考的方向感、精准度与执行力,学校成立初三备考工作领导小组,框架如下:

组长:杨立新

副组长:黄一新、杨明伟、冯惠能

执行副组长:何玉芝

组员:尹小琴、霍雁崧、胡海妹、程文婷、陈林海

林少庄、谢玉芳、杨小玉、熊云腾、谢卫民

(二)加强队伍建设,浓厚教研意识,实现精准备考

1.加强师德修养,严肃教风教纪,树立榜样,弘扬正气,建设一支教育情怀深厚,专业水平精湛,富于拼搏,勇于开拓的初三教师团队。

2.加强课标钻研,梳理学科结构,精研历年省题,吃透教材考点,做到心中有课标,教学有条理,教研有深度,培优有目标,辅导有措施,冲刺有方向。

3.把学校教研、区域教研结合起来,多向兄弟学校学习成功的经验,注重中考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为明确奋斗方向,采取得力措施提供依据。

(三)着重尖优生培养

尖优生的培养是考核学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同时也符合国家对创新高尖人才培养的方向,所以在初三的这年,为让本年级的尖优生能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得到更大的提升,有如下几个打算:

1.尖优生培养对象选拔。根据初二的两次区统考成绩,把全级中考文化科平均分最高的100名同学组成成绩平行的两个尖优班,保证整体学习氛围。

2.任课老师的配备。两个尖优班采用同一套教学人员,均为除备课组长外,具有独立教研能力和较高教学水平的老师,为尖优班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师资上的保证。

3.灵活评价机制,激化竞争活力。班级管理上,尖优班与平行班分开评价,尖优班的评优采用21的方法,以此奖掖先进,鞭策落后,最大程度上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在学科评价上,采用本部尖优班与北中科创班对比评价的方式,设定卓越目标达标奖项,以超标与满分为主要奖励项目。

4.引入动态管理,实行尖优班学生动态晋退机制。依照“班籍固定,生源流动”的指导思想,建立尖优班学生晋退淘汰机制。基本操作是:根据区考成绩的排名,给尖优班每个学生确定需要守住的目标(区、校排名位置),月考级别以上的考试成绩没达到一定排名,首次将提醒预退,三次(含三次)以上则要无条件退出尖优班的日常学习,但保留班籍。同样,对于平行班的学生,假如成绩能达到年级一定排名,将获得申请晋级尖优班的资格。

5.制定尖优生“一人一档”追踪指导机制。年级给尖优生制作个性文档,并配备“一对一”的导师,尖优生导师需从生活、学习、心理、情感等各方面关心、指导、培养尖优生,特别是定人追踪尖优生历次考试的学业发展趋势,为尖优生量身定制查漏补缺、清除短板措施,为尖优生的成长与发展保驾护航。

6.注重成绩的分析和对比,对目标生进行人盯人的战术。借助大数据分析与错题集的运用,科学分析、科学指导、精准对标,最终实现精准扶持,提升成绩的目的。

7.提倡个性化作业,精准练习,满分思维。

(四)重点突破,整体提升

1.指标到班到人。按分班成绩,给每个班每个老师下指标,以指标为考核主要依据,让老师心中有对象,课堂有学情,培养有重点。

2.做好数据分析。经常性的数据分析,有利于老师纵横对比,找到自己的着力点。

3.严格学生管理。只有良好的班风、学风、级风才能有整体成绩的提升。因此,以《君兰中学学生违纪处理办法》为依据,加上住宿准入制度、手机管理制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管理制度,借力班组文化建设所产生的正能量,制度管理与文化浸润相结合,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级风。

4.抓课堂,抓细节。成绩从学习习惯抓起。从课前准备、文件袋管理、做笔记要求、作业完成制度、坐姿要求等细节着手,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每周一测,以测代练。年级调整辅导课编排,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整理知识。同时每周安排34个学科进行年级统一的每周一测,以短、平、快的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教师的教学情况,为后阶段的教学提供依据和突破口。

6.系统推进教学,精准辅导学生。实行备课组长负责制,对全学年的教学进行规划,把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整理,网络化、系统化、明确化、显性化进行复习。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跟踪,精准化辅导。

(五)多方联动,组合出击

1.深化课改要求。运用课改班组文化建设要求提升班风学风,探索“苏派课改”体系与各学科特色、学生特点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2.德育保证,文化熏陶。成绩的进步必须要以思想的端正为前提。为达此目的,我们将依托年级广播、主题班会、级会、节假日小活动等平台,为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增添养分。

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这既是中考体育的要求,也是学生持续学习、吃苦耐劳、攻坚克难的体质保证。

4.加强后勤保障。与饭堂,宿舍加强沟通,为学生的生活提供尽量多的便利。与信息科加强沟通,保证各种电教设施运作顺畅。

5.加强与教学教研部门沟通,针对学科短板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开拓视野,提升老师们的教研能力。

6.以制度促管理。尽早制定班级考核制度、公布中考奖励方案,让老师明确目标,努力前进。

 

    面对中考压力,总会产生各种焦虑。面对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勇敢去做那些让你害怕的事情,往好处看,往远处想,往实处做,一路做下去,总会有收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