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的练习课》教案及反思
(2018-05-11 20:59:04)| 分类: 教案学案 |
《正比例的练习课》教案及反思
教学内容: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练习
教学目标:ABC三类学生均掌握如何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B类学生还需进一步掌握拔高类的题型,A类学生需进一步开发其思维,进行拓展练习。
教学过程:
一、面向全体学生复习正比例的意义。
1、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
2、正比例的关系式是什么?
3、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要满足哪几个条件?
二、出示分组练习题,每3到4题为一组,小组合作完成后由一个小组汇报反馈,其它小组补充。每一组题都分为必做题和选作题,比赛一下,看哪个小组能把题共同完成。必做题打,选做题打√
第一组题:判断下面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3、一本书一定,看了的和剩下的。√
4、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
第二组题:判断下面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
1、圆的周长和直径。
2、圆的周长和圆周率。√
3、圆的面积和半径。√
第三组题:辨析: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这道题可以分两组共同来回答)
1、订阅《中国少年报》的份数和钱数成正比例。
2、如果一个加数不变,和与另一个加数成正比例。
3、小明的年龄和身高成正比例。
4、同时同地,杆高和影长成正比例。√
5、如果3X=4Y,那么Y与X成正比例。√
6、如果x:14=y:20,那么Y与X成正比例。√
第四组题:看表回答:表中正方体哪两种量成正比例,为什么?
|
棱长(厘米) |
1 |
2 |
3 |
4 |
5 |
6 |
|
底面积(平方厘米) |
1 |
4 |
9 |
16 |
25 |
36 |
|
表面积(平方厘米) |
6 |
24 |
54 |
96 |
150 |
216 |
|
体积(立方厘米) |
1 |
8 |
27 |
64 |
125 |
216 |
|
质量(千克) |
7.8 |
62.4 |
210.6 |
499.2 |
975 |
1684.8 |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掌握了什么?
附:根据每个小组完成每组题任务的多少定所加分数,完成一组题任务的小组,可加一个,每个组员加10分,记作+10;如果完成任务一半加一个,每个小组加5分,记作+5。完成不足一半记作+3,超过一半,完成三分之二记作+7,完成四分之三记作+8,六分之五记作+9。
附表:
|
小组 |
第一组题 |
第二组题 |
第三组题 |
第四组题 |
|
一 |
|
|
|
|
|
二 |
|
|
|
|
|
三 |
|
|
|
|
|
四 |
|
|
|
|
|
五 |
|
|
|
|
|
六 |
|
|
|
|
|
七 |
|
|
|
|
|
八 |
|
|
|
|
教后反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