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少爷终结者86
少爷终结者86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504
  • 关注人气: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肖能:人情大似圣旨

(2022-11-19 19:50:45)
标签:

历史

时评

文化

杂谈


   肖能:人情大似圣旨


读《西游记》,扑面而来的是很现代的气息。现实中的许多景象,都可以在书中找到先例。比如人情,即是如此。

西方的观察家们,与中国初次接触时,多半都能敏锐地捕足到这是中国社会迥异于西方的一点。《纽约时报》的一个驻外记者曾写道:中国人不理解“水门事件”,在尼克松名裂下台后,拟派专机接他来中国。中方的逻辑是,尼克松从大洋彼岸主动升出手来,促成双方由对立到友好,有功于中方。现在他落难了,当然要有所抚慰,否则就是不近人情。这是中国人特有的待人处事之道。我们不必从典籍里征引圣人的训诲,只消翻翻《西游记》,就可看到人情的逻辑支配着现实世界,天大地大,人情最大。

孙悟空不是说过吗,“人情大似圣旨”。他是深有体会的,取经,打的是妖怪,拼的是人情。没有各路神仙的鼎力支持,凭他那点本事,是到不了西天的。面子远比棒子更实用。金庸小说《笑傲江湖》开头,福威镖局总镖头林震南教训儿子林平之,说他们福威镖局之所以在江湖上有名头,不是靠实力雄厚,而是各路好汉讲交情、愿给面子,福先于威。行走江湖的真谛,便在于此。

人情管用、有效、方便、直接。在《西游记》所拟想的世界中,不管是地府、人间还是天上,一律人情至上。泾河龙王违规降雨,按天条要处以极刑,就向唐太宗讨人情,因为监斩官是太宗的大臣魏徵;唐太宗阳寿已尽,亏得魏徵和主管其事的地府判官有旧,经过人情运作,太宗陡然添寿二十年;孙悟空推倒人参果树,唐僧量小心狠,只给他三天期限求医方,否则念以紧箍咒,叫他痛不欲生。寿星来说情,唐僧忙道“不敢念,不敢念”。石头剪刀布,一物降一物。只要找对人,人情总能成。

人情是怎么产生的呢?人情依附于人际关系,送情给对方,对方接受,才是见情,这个情才流露出来。人情的关键是要见情,见情之法,不能不讲究。

最常见的,帮忙、扶危、济困、施惠,对方自然见情。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观音菩萨劝他等候取经人。观音明明可以放悟空脱困,偏偏把机会留给唐僧。这就意味着唐僧有情于悟空了,悟空欠他一个情。心理上既有亏欠感,那就必须实心保护唐僧才算是回报。我们看孙悟空自己是怎么说的,第三十四回中,他发感慨:“两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为他使碎六叶连肺肝,用尽三毛七孔心。一卷经能值几何?”第八十一回,说得更直接:“我等与你做徒弟,就是儿子一般。”一片丹心保卫唐僧,是念唐僧救他的情份。观音菩萨世故熟透,让唐僧做好人,解救沦为罪人的徒弟,施以厚恩,确保唐僧能组建一支以他为核心的队伍。

给予对方破格待遇,对方也能见情。唐僧自告奋勇去西天取经,太宗大喜,当即与唐僧结为兄弟。从此唐僧的身份起了变化,排在第一位的是“御弟”,这是莫大的荣耀,非常人所能享有。果然唐僧感激涕零,马上表决心:“陛下,贫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眷顾如此?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太宗给唐僧一个惠而不费的名头,轻轻巧巧地使取经这一桩神圣的宗教使命变成了政治任务。唐僧无能,西天之路凶险之路异常,可他求取真经的意志从未改变,这里面不能没有感念太宗特殊优待的用意。

再看看诸葛亮的《出师表》是怎么说的,“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其实,刘备当时走投无路,多方辗转,不得已依附刘表,本已落拓不堪,不过是以“皇叔”的空头衔主动探访过身为布衣的诸葛亮几次,就换取了诸葛亮后半生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帝王们礼贤下士,让英雄豪杰们为之折腰,说穿了,是懂得运作人情的逻辑。

为对方办了越难办甚至悖理违法的事,越能让对方见情。取经队伍受阻于小雷音寺,孙悟空求救于武当山上的荡魔天尊。天尊表示为难:“只是上界无有旨意,不敢擅动干戈。假若法遣众神,又恐玉帝见罪。十分却了大圣,又是我逆了人情。”擅自发兵是有罪的,不合天条,但不能拂孙悟空的面子,最后还是拍板派龟、蛇二神将率五大神龙出山。不惜以触犯天条来援助,可想而知,孙悟空哪有不感念在心的。收伏妖怪后,孙悟空亲送援军回武当,礼数相当周到。

既然人间天上都认人情,那么是非呀,正义呀,公理呀之类的东西确实没有必要分得那么清楚。乌鸡国国王被妖怪害死,但那妖怪神通广大,官吏情熟,城隍常与他饮酒,龙王与他有亲,阎罗王是兄弟,到处都卖他情面;可怜的国王只好忍气吞声,到哪里去讨公道、论是非呢?姑且老老实实做个孤魂野鬼吧。

是非在人情面情不清不楚,公私同样是模模糊糊。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木狼逃到宝象国为妖,天庭查办发落了,孙悟空对玉帝大大咧咧的,天师笑道:“替他收了妖怪,也不倒谢天恩,却就喏喏而退。明明是天庭管束不严,纵容神仙下界为妖,本属自我纠错,在天师的心目中却变成帮孙悟空私人一个大忙。一句话,公义不外乎私情。

再回到“人情大似圣旨”这话上来。第五十三回,师徒一行抵达女儿国,孙悟空空手去求胎泉水,受阻于门外,于是大言炎炎:“人情大似圣旨,你去说我老孙的名字,他必然做个人情,或者连井都送我也。”孙悟空的意思是,以他齐天大圣的赫赫威名,求殊方异域的无名小辈,完全是给面子。对方岂能不领情?就算是圣旨,也赶不上他这份人情的效果。别人认不认不管,至少孙悟空笃信无疑。

这就是:人法天,天法道,而道不外乎人情。

 



 

 

      摘自2022年第12期《特别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闹江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