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达:口是心非骂新法

标签:
时评杂谈文化历史 |
从南宋开始的历朝历代都大骂王安石,却在实践中表现出一种“口嫌体正直”的尴尬。
首开批评王安石先例的宋高宗赵构,在正式场合一提王安石和新法就破口大骂。绍兴五年(1135年),他和宰相赵鼎在朝堂上又谈到王安石新法,两人骂痛快了之后,赵鼎说,既然王安石和他的新法那么坏,我们还是彻底禁止“免役法”,恢复“差役法”吧。赵构听了之后就表示,爱卿你说得对,“免役法”简直就是导致“天下纷然”的刻法,但是“行之久矣,不可骤变耳”。
这无非就是新法虽然“聚敛”,但对他有好处,所以舍不得罢了。不仅赵构,后来的朱元璋、弘历等人,虽然口中贬低奚落王安石,但其治下的保甲制度、养马法,无一不是祖法王安石。这种口是心非的做法,在某种意义上恰恰说明了新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前一篇:张二冬:知了
后一篇:岑嵘:千里马和大数据